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李丽秋)清明时节雨纷纷,追思怀远祭先人。清明节即将到来,前往公墓祭祀的市民也逐渐增多。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绿色殡葬、文明低碳祭扫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送鲜花、系黄丝带等祭祀方式已成为了市民清明祭祀的第一选择。在公墓里,没了鞭炮、纸钱的浓烟味儿,只有清香扑鼻的花香。自迈入新征程以来,我市通过一系列的殡葬改革举措,绿色祭祀、云祭祀已经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错峰祭扫、低碳出行已经深入市民的生活。
移风易俗逐见成效
3月25日,在第十届公益节地绿色生态葬活动现场,15名逝者家属将逝者骨灰放置在可降解骨灰盒中,安葬在青草园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我们一家人都认同厚养薄葬的理念,所以经过商量就把去世的爷爷安葬在这里。”逝者家属魏波告诉记者,参加公益节地绿色生态葬活动不仅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响应政府提倡的绿色生态葬做出自己的贡献。
乐山净土苑民生服务有限公司业务接待室主任舒杰介绍道:“乐山市人民公墓已经开展了10年的生态葬活动,公墓内规划了3块生态葬区域,共计约300平方米,通过花葬、树葬、草坪葬等公益生态葬形式,免费安葬了528位逝者的骨灰。”
到如今,市人民公墓在移风易俗、绿色殡葬、文明祭祀等方面不断创新,组织集体公益生态葬、无名氏鲜花葬、心愿卡黄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并推出现代殡葬礼仪服务,让家属在缅怀亲人的同时,也给予逝者更体面的告别。
此外,市民政局还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祭祀,从 2018 年春节始,殡葬服务机构内严格执行禁燃禁放规定,文明绿色祭祀理念逐步深入人心;2019 年清明期间,举办“仁孝乐山·平安清明·绿色殡葬”大型公益宣传活动,通过投放电子屏标语、印发清明祭祀倡议书、开展绿色殡葬知识问答、在电视台等媒体滚动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倡导“厚养薄葬”,有效营造绿色殡葬人文环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殡葬是民生大事。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加大对殡葬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投入,升级改造殡葬基础设施,乐山市人民公墓景观打造和骨灰堂建设、沙湾区及峨眉山市公墓异地扩建、峨眉山市及犍为县殡仪馆搬迁重建、五通桥区公益性骨灰堂及沐川县公墓新建、马边县建设公益性公墓工程也已全面完成。
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还是市殡仪馆迁建及市人民公墓异地扩建项目(以下简称“墓馆一体化项目”)。该项目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土主镇桐花塘村二组,占地192亩,其中殡仪馆区70亩、人民公墓嘉和园区122亩。项目包含了殡仪馆区和公墓嘉和园区,集殡仪治丧、陵园祭拜、人文研学为一体,将成为推行绿色文明殡葬,弘扬孝老敬亲传统,保障民生福祉等殡葬改革工作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项目正按照计划稳步推进施工进度。
此外,我市先后启动实施金口河区、井研县、夹江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7 处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其中夹江县木城镇农村公益性墓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市中区明月公墓、犍为公墓、井研县玉皇观公墓、夹江公墓项目扩建已申报并获省民政厅批复;通过省补加配套方式完成了全市殡仪馆绿色环保标准化改造,市殡仪馆购置环保火化设备 8 套、峨眉山市殡仪馆购置环保火化设备1套和改造环保火化设备1套、犍为县殡仪馆购置环保火化设备 3 套,基本解决了乐山市火化能力不足和火化设施环保不达标问题。
推动乐山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将是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也是深化殡 葬事业改革、进一步提升全市殡葬管理服务水平的五年。迈入新征程,
我市将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加快补齐殡葬服务设施短板,切实提高殡葬服务治理水平。
进一步加大惠民殡葬力度,政府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减免或补贴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存放等基本殡葬服务。提高政府基本殡葬服务供给能力,力争将生态安葬纳入乐山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群众丧葬负担进一步减轻。加强殡仪馆建设,原则上火葬区每个县(市、区)建有 1 个殡仪馆或殡仪服务站。加快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到 2022 年底,各县(市、区)至少规划建设1处农村公益性墓地;到 2035 年底,力争农村公益性墓地覆盖到村(社区)。 适时调整优化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规划,积极推进硬化大墓、活人墓、乱埋乱葬治理,规范和加强殡葬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机制。探索推动“互联网 殡葬服务”,提升殡葬服务便捷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殡葬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线上服务可上尽上。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宗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逝有所安”需求,建设具有乐山特色的惠民殡葬、绿色殡葬、文明殡葬、法治殡葬、智慧殡葬,推动新时代乐山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叶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