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双瑜
歌曲《国家》里有这样一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家便是这“千万家”中的一个。在家里,我很爱听爷爷讲故事,也乐于接受他的谆谆教导。和我在一起时,爷爷总是笑容满面,慈爱的话语间饱含着关怀与期待。爷爷常把三句话挂在嘴边,我印象深刻。
“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好了,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感谢党,感谢国家”,爷爷时常一边感慨,一边教育我们。
去年,爷爷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个纪念章是党中央决定首次颁发的,爷爷倍加珍视。时光飞逝,爷爷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六十四载,默默坚守,诠释着对党忠诚,践行着初心使命。党龄丈量了爷爷平凡的生命刻度,也成为了见证伟大的青春坐标。
干一行、爱一行。爷爷在村上担任过村主任、文书、会计,兢兢业业数十载,发扬着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甘当“螺丝钉”,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投身到家乡建设的事业中。
“那个时候做账,丝毫都出不得差错,多一分、少一厘都不行!”爷爷说得斩钉截铁。听爷爷讲,那个时候都用算盘和手算。有一次,爷爷自己发现账上多出来一分钱,硬是反复核算了半天,把问题给找出来了,直到完全正确。凭着这样认真负责的态度,爷爷经办的账目,没有一笔出现过问题。刚正无私的他,经手着村子的财务支出,切切实实让账目和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
爷爷是峥嵘岁月的见证者,是艰苦奋斗的参与者,是繁荣昌盛的亲历者。在爷爷的纪念章里,我真切的感受到,老党员是一本好书,记录着感人至深的故事;老党员是一面旗帜,引领着我继续前行。
手捧纪念章,熠熠生辉,意义非凡。我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个人和时代信仰的传递,激发起我奋进的力量。“组织入党一时,思想入党一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所在,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
“活到老,学到老”
如今,爷爷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他仍然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用他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国家大事。小时候,我曾不解地问爷爷:“爷爷,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呀?”爷爷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一天不学习,就有种紧迫感呀!”
老家有很多老物件,包括锄头、簸箕等各种农具,现在带孩子回老家,这些东西可是小孩子的乐园。当年爷爷白天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就是用这些原始的工具,肩挑手提,用铡草刀铡草喂牛,用犁犁田,用锄翻地。那时村里是没有电的,忙了一天下来,晚上点上煤油灯,一来自己学文化学党的理论知识,二来给娃娃们做示范和督促学习。
听爷爷讲,他年轻时只读过点《四书》《五经》之类的书,既缺学习的内容,也缺学习的时间,哪里有什么学习的好条件,一有机会就求知若渴,因此,重视读书成了我家的好传统。到了我爸爸读书时,学校开设了英语课,为了学好英语,爸爸向爷爷提出想买一台录放机。买录放机的花费对家里来说是一笔“巨资”,爷爷咬咬牙,答应说“买!”。可是哪儿去找这么多钱呢?后来,爷爷和奶奶一起,天不亮就拉着两大板板车秧苗去卖——秧苗压得很扎实、很沉,满满的两大车秧苗。爷爷和奶奶徒步走了不知多少里路,好不容易通过卖菜秧苗攒的钱换回了一台录放机。爷爷克服困难,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儿女读书学习。爸爸不负期望,成为学校里那一届的“状元”,被老师作为榜样讲了一年又一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爷爷对待学习的态度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时刻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天道酬勤”
昔日的老家“晴天一身土,雨时一身泥”,如今旧貌换新颜,处处是风景。硬化的道路延伸到门前,新修的村文化广场就在前面,徜徉在荷花池旁,我感受着老党员们的默默付出和乡里乡亲的勤劳能干。路经的村民总会啧啧称赞,说我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种的菜是附近最好的。听爷爷讲,那时要供养5个儿女,早上爷爷奶奶三四点就会起床做农活,白天种菜喂鸡,晚上一边做草鞋、竹编、针线活,一边督促娃娃学习。虽然日子艰苦,可依靠双手、勤劳节俭持家,家风严、家风正。
我时常让儿子跟着爷爷奶奶和家里长辈学种菜、喂鸡喂鹅,希望他能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希望能将勤劳的家风传承下去,现在儿子种的菜像模像样,还特别喜欢喂大白鹅。
爷爷年纪大了,坚持回老家住。爷爷为什么深爱着这片土地?因为不管走多远,这里永远都是根,有着奋斗的足迹和故乡的记忆。
爷爷的三句话,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深深地影响着我。每当我带着孩子一起看庄严的升国旗、一起到图书馆读书学习、一起回老家地里学种菜的时候,我感悟到这是一种传承,我要让爷爷的三句话从我这里继续延伸。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的祖国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家国本为一体,我们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中国共产党员,我明白肩上的责任与担当,那就是传承先辈的精神火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我相信,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我家这样平凡的家庭,在默默坚守、接续奋斗和坚定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会走得更加铿锵有力!
(编辑:杜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