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东湖湿地公园 峨眉山市委宣传部 供图
早春时节,位于峨眉山麓的高桥镇寨子村,万亩优质茶园绿意萌发,与秀丽的青山、翻滚的云海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春景图。优越的生态与蓬勃的产业“交相辉映”,正是峨眉山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将绿水青山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
坚持把“生态立市”置于发展首位,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峨眉山市在全国首创“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指标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体能检测”,全面客观反映发展进程和成效,以改革之势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和强大潜能。
近日,这一创新做法入选2021年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市级)。
五大领域、58项体检指标
扬起绿色发展“指挥棒”
昨(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峨眉分院建设现场一派繁忙,项目进度与明媚春光同步竞速,力争顺利实现年底投用;在峨眉山市南部的高桥里项目,“漫步田园里,悠然见峨眉”的旖旎春景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观光打卡;双福镇小附属幼儿园里,孩子们在改造提升后宽敞、温馨的教室里兴致勃勃地做游戏……生态优起来、产业绿起来、群众乐起来,一幅“春意盎然”的高质量发展生动图景在峨眉山脚下缓缓铺开。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新一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所在地,峨眉山市因山得名、因绿而兴。依托良好的“绿色基因”,绿色发展成为峨眉山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绿色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峨眉山市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吴尧杰表示,基于此,峨眉山市委决定建立一套根植于绿色发展理念又符合峨眉山市实际的指标体系,对县域发展各方面进行“体能检测”,找准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实现目标的着力点。
经过系统梳理筛选后,指标体系被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次层次分为质效提升、创新发展、民生福祉、绿色生态、风险防控五大领域,第二层次为五大领域下设的58个二级指标。
“我们尝试用这些指标来客观量化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吴尧杰说,这套指标体系建立在“五个结合”原则上,即国家标准与峨眉山市特色相结合、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行性与连续性相结合、传统指标与创新指标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导向相结合。
比如在创新性上,指标体系围绕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级、乐山市级重大部署,新增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新指标,如传统评价指标体系很少涉及的质效提升、结构优化、动能转化、绿色低碳、风险防控和民生改善等领域。
58项体检指标分别确定了监测频率、数据来源和主要责任单位。指标体系的监测评价工作由峨眉山市发展改革局和市统计局牵头,各责任单位共同参与,做好数据测算、评估等工作。峨眉山市发展改革局和市统计局根据统计数据形成年度报告,根据指标反馈,为下一步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各项政策、细化目标措施提出建议。
一整套指标体系的建立,如同一根牵引全局的“指挥棒”,引领峨眉山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朝着高质量发展阔步迈进。
生态打底 产业支撑 民生落脚
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细看这套指标体系,不难发现,质效提升、绿色发展、民生福祉三大领域的46项体检指标占据了整个指标体系近8成分量。如此之高的“含金量”“含绿量”“含心量”,也正凸显了生态、产业、民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即坚持生态优先,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建设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为支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最终落脚点。”吴尧杰说。
在“指挥棒”的指引下,各项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共同奏响声调配合、韵律和谐、节奏明朗的“协奏曲”。
聚焦落实“绿色生态”领域指标,持续做好绿色生态“加法”和环境污染“减法”,“一增一减”中持续做优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夯实绿色本底——
在峨眉山建立自然资源博物馆等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深化“生态补水”“生态搬迁”“生态植绿”“生态保护”等“四大工程”,累计淘汰落后、过剩产能423万吨,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垃圾分类减量方式。2020年峨眉山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78.5,上榜“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聚焦落实“质效提升”“创新发展”领域指标,大力推动绿色生态与三产融合发展,以“生态+”点燃绿色发展引擎——
立足“生态 文旅”,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康养、赛会等文旅产业,实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峨眉分院、莎蔓莉莎等项目,认定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峨秀湖”创建为全省第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立足“生态 农业”,发展特色民宿300余家,加快峨眉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绿色生态种植面积占比超90%;立足“生态 工业”,瞄准“高、新、轻、净”,积极发展食品饮料、绿色材料、特色轻工等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绿色轻净产业产值达250亿元,“高新轻净”工业产值占比70%。
聚焦落实“民生福祉”“风险防控”领域指标,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民生福祉,入选“中国幸福百县”——
投入4.5亿元建成城市雨污分流工程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顽疾,新增城市绿地30万平方米,建成26个口袋公园,生活质感持续提升,让宜居有品质;启动市老年养护院建设,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5所,城区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医疗保障率达95%以上,力争4年完成拆迁群众安置,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让宜居有服务;全面启动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建成59个“智慧小区”,组建地方森林防灭火专业扑火队,连续2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县,群众安全感充盈,让宜居有安宁。
一个个扎实的数据交出亮眼成绩单,一项项量化的指标背后展现发展实绩。峨眉山市相继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如今正全力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争创全国百强县。(付小惠)
(责任编辑:张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