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放眼嘉州大地,田间早稻抽穗扬花,大棚内蔬果长势喜人,层层茶山忙采收,乡村旅游人气十足……
7月11日至14日,全市2022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发展拉练活动举行。拉练观摩团100余人分组走进田间地头,观摩乡村振兴项目、产业发展情况,听成功经验、看发展变化、学先进做法、说心得体会,积极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全面乡村振兴激扬比学赶超的奋进力量。
“园动力”兴起
点燃农业发展引擎
五通桥区杏林李产业园区,一颗颗李子缀满枝头,散发诱人的清香。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园区已发展种植大户65家,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80%以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加2500元,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犍为县兔粮油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21栋自动化肉兔养殖车间和10000余亩特色粮油种植示范片区,兔子、水稻、柑橘等种养对象在园区生态循环产业链上“各司其职”,形成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农旅融合一体的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显现出良好的闭环效应。
“我们的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走进沐川县中国魔芋科技示范园,网络主播们正在进行直播带货。“十四五”期间,沐川将魔芋作为县域3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重点发展,着力打造“中国魔芋之乡”。仅2021年,沐川魔芋就实现产值3.1亿元,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占全省魔芋行业四分之一,出口创汇位列全国魔芋行业第1位。
“兄弟区县在农业发展中的探索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井研县委书记熊建新表示,井研将在业已形成的百里柑橘走廊基础上,再打造一条以粮油产业为主导的百里走廊,形成井研农业发展的双引擎,构建“粮经渔统筹、产加销一体、农文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打造“天府粮仓”丘区样板。
“这次拉练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和经验。”市中区民政局局长彭明芳表示,市中区民政局将持续发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围绕市中区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总体定位,结合片区特色,立足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片区发展一体规划、中心镇(村)做优做强和基层治理做精做细,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文旅融合
激活城乡新业态
眼下正是夏茶采摘季,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柏香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工人正操作机械采收夏茶,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清香。厂房里,体验制茶工艺的小学生们正跟着师傅炒制茶叶。园区将小凉山民族文化与茶历史有机融合,茶旅融合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
瓦山山地农旅示范区位于金口河区永胜乡瓦山村,这里40余家民宿和农家乐颇受游客青睐。2021年,瓦山村接待游客25.2万人次,实现了农业产值和旅游收入“两个千万”突破,秀美的小山村正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动力,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走进高桥里,稻田层层叠叠,巨峰葡萄、珍珠番茄令人垂涎,蜿蜒的路边绣球花争奇斗艳,咖啡馆别具一格……这里是峨眉山市打造的集山、林、溪、湖、田等自然景观以及咖啡店、田间餐厅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商、文、旅、研田园综合体,是市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产业,我市乡村游、生态游持续走俏,踏青摘果游、田园亲子游、茶园研学游成“新宠”。
“参观的点位都很有特色,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沙湾区委书记徐岳泉说,“接下来,我们将高质量推进农业项目打造,形成具有沙湾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
党建引领
注入振兴红色动能
位于夹江县甘江镇的“稻—蔬”现代农业园区,涉及金银河村、顺河村等5村1社区,该片区有高标准蔬菜基地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1万亩。金银河村蔬菜大棚内,绿油油的西红柿苗拔地而起,菜农们将藤蔓一根根缠绕到牵引绳上,园区一派繁忙景象。
2019年,甘江镇将原来的上游村、前进村、正觉村合并成金银河村。该村整合财政扶持资金、集体自筹资金,牵头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农资合作社,建立两家“农资超市”,通过土地流转、集体资产等方式入股蔬菜产业园,收益20%用于公益事业,30%用于合作社再发展,50%用于村民分红。2021年底,金银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0万元,示范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党建引领。近年来,我市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赵径 白建伟)
(编辑:张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