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徐梓胜)我为群众办实事,司法为民践初心。近年来,乐山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开门整顿”,聚焦“为民办实事”,将开展教育整顿与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把教育整顿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实践效果。紧密结合司法行政“1 4”职能,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 5”功能模式,创新推出“集成式、一站式、兼容式”服务机制,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周末不打烊”服务品牌,创新开展“法惠民生十大行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高。
园区建设“法治护航”
组建“园区建设法律服务团”,开展“送法进园区”“送法进企业”活动52次,出具法律意见书52份,为高新科技孵化园、四川和邦集团等解决法律问题94个。
法律援助“春风送暖”
开设农民工欠薪救助“绿色通道”,全市共受理承办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案件548件,为农民工讨回欠薪170余万元。
公证服务“绿色通道”
全面提高办证速度,“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扩大到46项,办理当日或隔日可取公证书3200余件,提升效率50%,为群众办理上门服务138件。
司法鉴定“减费提速”
司法鉴定意见书出具时间由法定28个工作日减至10个工作日,提速办理司法鉴定事项440余件。
乡村振兴“法治育才”
推广“心连心鸽鸽讲堂”,开展“民法典走进乡村(社区)”等法治宣传活动160余场次,受益群众2.8万余人次。选派40个律师事务所111名律师担任1010个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350余件。
行政立法“民意征集”
建立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20个,开展《嘉州古城保护办法》起草、《乐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乐山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施办法》立法调研,收集群众立法意见建议300余条。拟定《乐山市城市管理条例》即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三审。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1762个调解组织、1.3万余名调解员、9个知识产权、婚姻家庭、金融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及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056件,成功率99.2%。
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牵头成立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中心,强化府院共治共建,健全完善行政争议府院联动化解机制十项措施,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社区矫正“亲情连线”
部署远程视频会见系统点位91个,推广“云会见”模式,380名家属与110名服刑人员实现“高墙内”与“家门口”的温情对话。
仲裁案件“专审快结”
制定《金融纠纷案件仲裁规则》,对已经受理的44件金融纠纷案件实行专审,对涉及商品房买卖、物业服务等30件小标的案件实行快审快结,缩短办案时限25%。
教育整顿以来,全市办理基层法律服务、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事项16184件,同比增长10.56%;办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周末不打烊”事项2317次,同比增长24.59%,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上升为99.02%。
(责任编辑: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