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分类投放垃圾
■ 记者 罗晓玲 文/图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基础设施,抓实培训宣传,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亮点一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稳定运行
乐山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是全省唯一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该项目于2020年8月15日实现带料试生产,并于9月17日通过完工验收后正式投运。现日处理量已稳定在150吨,市中区范围内餐厨垃圾收集处置率做到日产日清,应收尽收。
为保证餐厨垃圾收运体系顺利运行,我市制定了《乐山市餐厨垃圾规范处置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中心城区率先开展餐厨垃圾规范处置整治工作,印发《餐厨垃圾规范处置通告》,向3500多家餐饮店发放宣传手册,依法取缔6家餐厨垃圾违规处置点,查处10余台非法收运餐厨垃圾车辆,抽查300余家餐饮店,对违规处置餐厨垃圾的商家进行了警告并限期改正,对其中拒不整改的2家餐饮业主作出各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亮点二 环卫设施提档升级成效明显
进一步加强环卫设施建设管理,实施“拆池还桶”行动,将原有砖砌垃圾池、垃圾屋或垃圾囱全部拆除、封闭使用后,按需投放四分类塑料垃圾桶,提升了清运效率。共计拆除垃圾屋(池)300座,投放美观的垃圾分类亭150个和垃圾分类桶2000余个。
着力改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环境,实施环卫设施“撤桶并点”工作。市城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中区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单位和居民小区环卫设施提档升级工作的通知》,将原有的2400余个投放点位撤并至1300余个,加强投放点消杀工作,有效解决了小区环卫设施破旧脏、垃圾投放点卫生脏乱差以及敞放式垃圾设施四害严重等问题。
推进环卫设施“两退后”工作,将主次干道和街面垃圾桶向背街小巷、居民点转移,提升市容市貌,改善人居环境。已先后在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三无”小区等增设垃圾桶400余个,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全力做好全市旅游线路、国省干线公路、文旅特色镇等重点区域垃圾收转运设施的建设和提档升级、美化工作,以及露天垃圾池(屋)、敞开式收集场所、设施改造和缺失环卫设施的添置增补工作。
亮点三 大件垃圾处置问题有效解决
2020年10月,总投资1525万元、处理规模100吨/日的市本级青江中转站首台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新建项目建成,日处理大件垃圾50吨,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将有效实现大件垃圾的科学处置。
同时,在主城区部分垃圾中转站采用人工方式,对收储的废弃床垫、沙发及家具等进行拆解,将其中的木柴、弹簧等部分收集整理进行回收处理,不可用部分纳入其它垃圾进入终端处置设施,最大程度实现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减少末端焚烧处置的成本支出。
亮点四 垃圾分类试点示范效应显现
2019年6月,乐山市主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启动。10月中旬通过招投标程序引入两家专业化垃圾分类运营公司,在市本级50个机关单位、5所中小学校和12个物业管理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公司化运作,已实名制注册垃圾分类用户12000余户,开展宣传活动2000余场。目前,试点片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投放参与率稳步上升,可回收物投放正确率达90%,达到预期目标,示范效应凸显。
亮点五 农村垃圾分类“因地制宜”初见成效
在峨眉山市双福镇试点推行“垃圾上门收运”,拆除所有垃圾收集设施,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针对企业、商户、群众等不同群体,确定了垃圾入户收集的具体时间、地点、范围、方式、人员、收费、人员工资标准。
井研县围绕“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发展战略,探索农村垃圾分类,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全链条提升设施设备,在6个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金口河区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处理餐厨垃圾,建成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此外,还探索推行垃圾村收集、乡清运整体外包模式,有效避免垃圾二次落地污染。
(责任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