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金顶云海壮美 记者 龚启文 摄
五年,一次回眸。
回望过去5年,从“夜游三江”旅游项目启航,到上中顺特色文化街区开街,从万佛顶时隔15年重新开放,到《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正式公演……我市全面落实省委赋予乐山打造成渝地区“后花园”、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使命,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紧扣“旅游兴市、产业强市”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全面推动全市文旅经济复苏振兴。
翻阅乐山文旅成绩单,俨然是一首迈向“目的地”的慷慨高歌——
截至“十三五”末期,全市接待游客总数达到7071.69万人次,超出“十三五”预定目标757.6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40.34亿元,突破1000亿大关,超出“十三五”预定目标40多亿元。与“十二五”同期相比,我市游客总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了翻番,全市文旅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二位,仅次于成都。
■ 记者 杨心梅
【全域旅游不止“两核”】
10月24日,海拔3079米的金顶人潮涌动,峨眉山华藏寺宝顶观音殿落成典礼隆重举行。作为峨眉山实施金顶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第二期项目,华藏寺宝顶观音殿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成为了峨眉山又一处胜景。
同一时间段,乐山大佛景区南游客中心施工现场亦是如火如荼。作为我市“挂图作战”重点项目,南游客中心项目总投资为8亿元,建成后必将成为景区旅游中的新亮点。
“十三五”期间,我市文旅产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规模和质量两方面求突破。
——做好“核”文章。乐山大佛景区、峨眉山景区发挥5a级景区的示范带动效应,推动扩容提质工作落地见效。大佛景区先后完成“夜游三江”、夜游凌云山、大佛文化广场、六度文化长廊、凌云东路环境提升、北入口停车场等15个重点项目打造,峨眉山景区完成金顶综合整治二期,万年寺、报国寺修缮等工程,推动万佛顶再现盛景,实现第二救援通道木太路全线通车,打造推出《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建成全省首个“5a 5g”景区。
——带动全方位。“十三五”期间,我市成功创建a级旅游景区17家,截至目前,全市建成a级旅游景区38家;世界茉莉博览园、沫若戏剧小镇、苏稽文旅小镇、峨眉山智慧文旅中心等一大批区县文旅新产品纷繁呈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
【项目引领全面开花】
2020年9月25日,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在乐启幕,四川三大文旅盛会实现首次同期举办。
2021年9月13日,“in巷乐山”揭牌仪式在成都市宽巷子8号院举行。作为第十八届西博会乐山主题市系列活动之一和全省第一个在宽窄巷子打造的城市展示平台,这里让乐山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美食文创等得以全面展现,为游客提供深度、地道的“吃喝玩乐购”一站式参观体验。
……
作为全省旅游资源大市之一,尽管在“十三五”期间经历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等震荡文旅产业发展的“磨难”,乐山仍积极主动向中国、向世界释放了“景秀乐山,百乐之城”的无限魅力。
持续实施重点文旅项目“千亿工程”,全市统筹推进旅游项目141个,项目总投资180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72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40.85%。
狠抓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中青旅与乐山合资组建青乐文旅公司,引进中旅集团、恒大集团、融创集团、万景纪、北京自如文化、悦榕庄、千里走单骑等知名文旅企业和品牌,深度开发乐山文旅资源。
会展经济实现突破。先后成功举办八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五届峨眉山音乐节、一届全省文旅发展大会。在乐山,春有采茶节、音乐节,夏时茶博会,秋日旅博会,隆冬冰雪节……文旅活动四季不断档,热闹繁华全年“不打烊”。
【品牌打造未来可期】
连续四年成功承办“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在大赛中累积斩获7金、10银、8铜,“乐山礼物”走向世界;张公桥、嘉兴路,美食街区连点成片,“乐山味道”飘香全国;在峨眉山原始森林看古树,在乐山文庙听武大西迁故事,“乐游嘉学”内容丰富;住在江边俯瞰三江,行至云上呼吸新鲜空气,“乐嘉民宿”各有特色……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打造文旅产业品牌,“乐”字号叫响更叫好。由点及面,乐山文旅已然有了“乐山样板”。
奋起,摸高、跳远,先后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峨眉山市、市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峨秀湖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罗城古镇、苏稽古镇创建为全省文旅特色小镇;底底古村、月南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捷报频传,是乐山旅游的厚积薄发。
探索,创新、总结,我市科学编制《乐山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乐山市“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乐山市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5年)》等,为我市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确定了总体思路和战略路径。深化文旅融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景城一体”“山城一体”管理体制创新,“1 3 n”的市场治理管理经验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四个改革案例入选全国旅游改革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