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刘志杰
10月11日,四川省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这是第八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了。从2014年到如今,互联网从连接“户”到连接“人”,再到连接更多“物”,早已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互联网的渗透率在变化,而有关互联网安全的漏洞,却一边被堵上,一边又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构建一个网络安全社会,要更加努力做好网络安全宣传。
今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通过,加上此前颁布的《网络安全法》,意味着我国已经拥有了新时代信息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一句口号。但对很多普通网友来说,这些法律究竟意味着什么,限制了哪些行动、又保障了哪些权益,他们还不清楚。面对新情况,网络安全宣传必须用能听懂、用得上的方式做好、做实,把安全意识印在每个普通网友的头脑中。
如何让普通网民知道隐患和边界,又如何让他们能够防范起来,有很多“干货”需要普及。比如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电话和短信,背后包括多少坑?冲浪时,围观转发一个没有核实的消息,包含了哪些法律和社会风险?工作中,一次核心机密资料的复制,又可能带来哪些后果?把活生生的例子摆进去,扭转“无所谓”的心态,提高普通群众的警惕性,同时手把手把教会大家监督网络安全的方法,对不法分子予以震慑,才更能让网络安全意识在社会中扎根。
除了注重宣传的内容,也要注重宣传的途径。今年网络安全周启动,讲座、展台互动、网上rap……全国各地的宣传方式都好不热闹。但网络安全宣传,既要形式多样,也要提高对重点人群的针对性。比如,对“网红”等依赖网络生存的人群,重点是宣传网络的边界;对缺少判断力的学生,重点是宣传如何识别网络不良信息,避免信谣传谣;对一些不常上网,但是却容易被诈骗分子盯上的老年人,则应该多进行线下的、社区团体的宣传讲座,教他们识别风险、认识网络;而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要宣传任何工作疏忽可能带来的网络安全漏洞。根据不同重点人群的喜好、接受程度设计不同的宣传方式,才能让网络安全教育不漏任何网民。
网络连接世界,安全重于泰山。网络就是现实生活的镜像,受现实生活影响,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每个公民的安全感。当然,在提高广大群众网络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盯住掌握“数据要素”的重点行业、盯住一些传授黑客技术的产品和行业,主动出击,消除网络上的定时炸弹。
(责任编辑:吴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