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中心2019年度对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范围内35座省会城市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调查结果,94.5%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进行垃圾分类,但仅有不足10%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超过35%的调查对象认为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太好”或者“很差”,这与以前的垃圾分类试点不成功、强制垃圾分类尚未完全推广的现实情况基本吻合。此外,68%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在自己所处的社区附近建设垃圾焚烧设施。但值得欣喜的是,超过80%的受访者对未来垃圾分类的效果持乐观及以上态度,表明相关的宣传教育初见成效,公众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升,应进一步强化措施,促使广大群众对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由“心动”向“行动”转变。
对生活垃圾分类,难在认识的统一和习惯的养成。传统教育让我们历来有地大物博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殊不知,再多的资源,如果除以14亿的人口基数,人均也很少了;而每个人不经意浪费一点,乘以14亿的人口基数,又是不得了的总量。要把大账算给公众看,让大家了解惊人的资源消耗速度,知道增长的极限和关键制约因素,从而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大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只有内心受到触动,情感方面高度认同,行动上才不会敷衍了事。这方面的警示材料很多,要系统整理,并以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特别是将宣传教育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作为生活常识普及。
就如何准确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而言,全社会面临的挑战更大。由于没有找准切入点,居民源头分不开,本来有盈利空间的转运、利用处置等环节来料不足,运转不正常,因而居民普遍感觉不到垃圾分类产生的效果,致使调查满意度不高。此外,由于科学知识普及不够,一些错误观点还有市场,比如焚烧产生的二恶英污染,早就有了成熟的控制技术,但居民误解颇深,仍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阻碍了全产业链的形成。在最艰难的启动阶段,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促使生活垃圾分类顺利进入轨道。
在源头分开生活垃圾方面,应进一步细化管理网格,做到没有分类到位,就不让生活垃圾清运出小区。分类生活垃圾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每家每户开展到位是成本最低的。但在目前推广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盯紧楼下的垃圾桶,在这个节点完成集中分类,使四种类型的生活垃圾分别按预定渠道转运并得到最终利用。
于往后集中到垃圾中转站再细分,一是异味大,工作环境恶化了;二是感觉上分类任务重,易产生畏难情绪,工作没那么细致了。应尽量将生活垃圾分类的关口向前移,把楼下的垃圾桶管理分配到相应的责任人,由其正确把关后,再让生活垃圾分类流转。而楼下垃圾桶的管理人员要想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就要主动上门,把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详细介绍给每家每户,并指导其合理购置垃圾桶,科学分类。
实践表明,对生活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楼下垃圾桶的管理人员是核心力量,但目前可能面临人手不够的困难。对此,既可以财政购买服务,也可以走市场化的道路,适当提高物业管理费,这符合“谁污染,谁治理或谁付费”的法治原则。当然,聘请楼下垃圾桶管理人员只是过渡政策,要注重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不懈地带动每家每户主动分类。源头分类可谓举手之劳,但可节省大量社会管理成本,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罗岳平)
(责任编辑:徐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