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强
我的家乡夹江县,有一条名叫东风堰的古堰。涓涓甘泉,粼粼碧水,沿着岁月的堰渠,洋溢源远流长的灌溉文明,流淌独具特色的水文化魅力,流芳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闪亮名录。
古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条河,一条拱卫县城的护城河。据载: 明代中期夹江县令陆纶,重民事,开“八小”“市街”二堰水利,溉民田数千亩。 “八小”与“市街”二堰,实为古堰的发端,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又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县刘成蛟为拱卫县城,特意引古堰干流“八小”堰水,构筑了一条“自北注东”的护城河。
我高小就读的月亮街小学后门,就是绕着校园涓涓流淌的这条护城河。爱水、喜水、戏水是儿童的天性,由此护城河成了我童年的水上乐园。一到放学,我总要和同学们到河里玩上一阵子。一时间,河堤上孩子们欢快玩耍的打闹声,河水里同学们翻腾戏水的欢笑声,遥相呼应,此起彼伏,融合一起,奏出一首首欢快的童声交响曲。
学校下游,有一座横跨护城河的老桥,父辈们习惯叫它“疏散桥”。当年的“疏散桥”是一座石拱桥,桥两旁用块石砌成的护栏不到一米高。星期天,我与几个要好的同学常常到“疏散桥”去游泳。桥上不高的护栏,成为了我们跳水的跳台。我们在跳台上一会儿鱼贯而下,一会儿飞燕展翅……大家一个紧随一个,一招接着一招,各显其能,尽展风采,其乐融融。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青丝转白发,年少逾古稀。家乡也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日新月异。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城面积的扩大,当年的护城河成为了穿流县城中心的一条通渠。城在江边立,水在城中行,极目是青山,环身皆水秀,美醉了家乡,自豪着人民。 城外的“疏散桥”也在1964年更名“和平桥”,成为县城闹市区的一座交通桥梁,连接着两岸民众五彩缤纷的生活。约8米宽的水泥桥面,车水马龙,人流穿梭,载满了欢歌,绽放着幸福。
百年古堰,泽润生民;清流碧波,万古不废。2014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家乡古堰被列入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了四川省的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7年,东风堰又成功入选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10个典型案例之一,成为了学习古人灌溉智慧,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影响的全国典范工程。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碧水自中流”。我的家乡夹江,以两山(依凤山、大观山)夹一江(青衣江)的山水形胜而得名。如今,又因家乡人民千百年来引青衣江水,修造古堰,灌溉良田,首创了青衣江流域传统无坝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在世界水利灌溉工程的大舞台上扬名。
在夹江县城西郊3公里的“青衣绝佳处”,有一开凿于隋,兴盛于唐的千佛岩。千佛岩刀劈斧砍的万仞峭壁间有162窟共2470多尊佛像。这些佛像排列错落有致,造型优美,技艺精湛,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据载:1930年,古堰堰头的引水口因河道下切,引水困难。时任夹江县长胡疆,对古堰实施了扩建工程,将引水口由千佛岩的龙脑沱改到上游的迎江石骨坡,新开渠道途经千佛岩。为保护千佛岩的石窟摩崖造像群古迹,家乡的建设者们在千佛岩脚的坚硬岩石上,面江开凿5段明渠、6孔穿山隧涧,构成一条近400米的输水渠道,让古堰的淙淙流水,从佛像龛下穿岩心而过,未伤千佛之身。为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开这段艰巨的穿山堰,20多名工匠在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家乡的先辈们用勤劳智慧和献身精神,让穿山而过的百米古堰与艺术精湛的千佛长廊,山水融合,动静搭配,包容共存,相应成趣,传播了源远流长的华夏灌溉文明,濡染了夹江独特的水文化魅力,谱写了“千佛与琼液共存,万咏与清流同唱”的水文化篇章。至今,千佛岩万仞峭壁上,仍保留着众多明清时期的水利题刻,如“禹迹千秋”“山高水长”“河润九乡”“泽润生民”等。源远流长的家乡古堰,在这些题刻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和传扬,凸显了夹江水文化的“山高水长”。
进入新时代,县委、县政府整合了世界灌溉遗产东风堰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两张名片,形成了以千佛岩景区为核心,以东风堰水文化博物馆为亮点,以禅意小镇、聚贤街等为骨干的独具夹江地方特色的旅游大景区。
如今,走向世界的可爱家乡,正以源远流长的灌溉文明,博大精深的水文化风采,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新面貌,迎八方来客,纳世界宾朋,成为蒸蒸日上的一方热土。
(编辑:杜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