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数学组乐山市市级课题《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品质策略的实践研究》的深入研究,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3月29日,数学组开展了“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品质”课例研究序列活动第三期。三年级余菲、罗兴琼、周锋三位老师同课异构,展示了《复式统计表》课例。相同的课堂,不同的建构和精彩;思维碰撞,相得益彰。
余菲老师的课堂能灵活处理教材,充分结合了“环境营造”策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选修“攀岩、轮滑、篮球、厨艺”等四项活动供学生选择,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余老师针对”统计方法和意义的体验、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多次的经历中不断积淀和内化”这一学习实际,首先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全过程,然后在提问环节激发认知冲突,引出要研究的数学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统计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罗兴琼老师的课堂立足教材,注重知识的生成与横向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为我们呈现高效的同课异构课堂。罗老师设计高效的课前研讨活动,让学生提前经历收集数据、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本堂课的学习活动提供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罗老师突出“机会创设”和“示范引领”策略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首先通过数据对比、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起,初步感知复式统计表。接着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解读能力。
周锋老师的课堂牢牢围绕本堂课教学的重点设计了具体的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创造认识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之后结合所得信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周老师利用了“机会创设”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品质,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后,中段数学组积极开展了研讨活动,每个听课教师深度评课。三节精彩的同课异构课例赢得了听课教师们的赞赏,也使大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最后,丁琪琪老师结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品质的培养”这一主题,对三节课例进行了总结。她认为:
第一,三节课都非常注重教学环节的紧密联系,围绕复式统计表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并体会其必要性,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第二,三位老师都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策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简洁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能力。余老师善用“环境营造”和“评价激励”,让学生表达时有安全感,并能体会成功解答问题的愉悦感;罗老师善用“示范引领”,让学生有充足的表达机会;周老师善用“机会创设”,让学生有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同台竞技展风采,同课异构促成长。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深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老师们经历了比较、反思、研讨的过程,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博睿特小学部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
撰稿:丁琪琪
(编辑:罗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