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现年37岁的杨秀英,因漂亮孝顺、踏实肯干、乐于助人使得她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沙湾区铜茨乡家喻户晓的人物。她不屑于外面世界的繁华似锦,扎根在800多米的高山上,与丈夫靠着勤劳与踏实,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顶着各方压力带领村民种茶、采茶、办加工厂,带动了本村以及周边的村庄走上了用茶叶脱贫,靠茶叶致富的道路。她说“最大希望就是我们圆坝村早日摘掉贫困帽。”
肩负家乡人的重托
她的家乡位于乐山市沙湾区铜茨乡圆坝村,是个典型的高山村,被列为了乐山市市列贫困村,全村,海拔在八百米以上,人口稀少。2001年,年仅18岁的杨秀英就被村民们推选为铜茨乡妇女主任兼计生信息员。还未结婚就当妇女主任是基于全村人民对他们家庭的信任和认可。她的母亲吴淑群是铜茨乡的赤脚医生,走遍了铜茨乡的山山水水,为村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深受母亲“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影响,这个资历尚浅的小年轻怀着怀忐忑不安的心在重重压力接受了这份重担。她一干就是16年,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她的乐观豁达、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生活态度感染着全村所有人,他们一家的温馨乐观、自立自强的家庭氛围也带动着全村人民,在全村刮起了一阵彼此扶助、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
“父母在 不远游”
2003年,亭亭玉立的姑娘也到了出嫁的时候,她与同村丈夫魏志力喜结良缘。然而,年轻人谁没有对大城市的向往呢,离开只有一方田地的贫困山村去外面的世界拼搏翱翔,但作为家中的独女,杨秀英不忍离开父母,怕父母有事时自己不能陪在身边,而在外务工多年的丈夫被她的孝顺感动,毅然决定回家创业。干什么?基于园坝高山空气质量好、土壤质量优,他们决定种茶。这一年,小两口自己动手试种了差不多三亩茶叶,这便是忙碌的开始。由于是第一次种茶叶,什么都不懂,夫妻二人在施肥、驱虫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挖窝儿、挥锄头,满手起的水泡和茧,辛酸泪都往肚里咽。两人忠诚恩爱、共同进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试种的茶叶投产。初次试种成果让杨秀英两口子欢喜不已,接下来便开始着手扩大种植规模,从原来的三亩地增加到了十亩地。在高山上,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挣大钱的情况下,他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为守着年迈的父母,他们年轻的身影穿梭与大山之间,成为园坝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夫妻齐心艰苦创事业
杨秀英的丈夫魏志力也是个吃苦耐劳的人,他在外出销售鲜叶的过程中,通过和其他商家企业的交流,也“偷师学艺”逐渐掌握了制茶的技术,同时开阔了眼界。看到别人可以自己种植鲜叶,自己办厂加工,自己销售,于是也有了自己办厂的想法。2007年,夫妻俩先从小型的手工茶做起,积累经验和资金。随着时机的逐渐成熟,茶叶来源不断增多,烧茶从用火升级为用电后,夫妻俩再一次的说干就干,着手准备建厂。两人分工合作,杨秀英在村上工作的同时也顾着家中的茶叶,丈夫魏志力就外出学习如何建厂。通过魏志力一年来不断的外出学习,夫妻俩心中的茶叶厂终于在2014年10月建了起来。茶厂从最初的什么都缺开始慢慢的成长,一台一台的增加机器,一点一滴的学习技术,脚踏实地的累积资金,直到现在的二十多台机器,茶厂的设备基本完善起来,现在的厂房达到500多平米,已初具规模。2016年4月注册成立了“乐山沙湾嘉禅一叶茶业有限公司”,茶叶主要销往杭州、西安、汉中等全国各地,并与多个企业达成长期合作。
带头致富造福家乡人
随着茶厂的规模逐渐变大,效益日渐增长,杨秀英一家带动起全村一起种茶采茶。从最初的请村民们帮忙采茶,解决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问题,到发动村民们主动种茶,他们去收村民们的茶叶,解决了茶农无销路的后顾之忧。宋春兰是圆坝村七组的村民,她几年前在杨秀英的茶园帮忙采茶,现如今,自家也种植了二十亩茶叶。她毫无顾虑的种植茶叶正是因为后面的销路不需要她操心,并且杨秀英家每年都会以让她满意的价格收茶叶。如今,在杨秀英一家的带动下,高山上的圆坝村也有1000余亩茶叶了,计划在今年发展至2000亩左右。附近的贫困村——龙柱村也被带动了起来,有两三百户人家参与种茶,约有2000亩茶叶,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杨秀英家庭达成长期合作。预计在这些茶叶全部投产后,能给茶农们带来1000-3000元/亩不等的经济效益。现在,茶厂每天要从茶农处收一两千斤的鲜叶,但茶厂销售出去的茶叶不能立刻收到回款,在资金吃紧的情况下,她也从不会向茶农赊账,每天要支付5万到10万的现金给茶农,一心本着“诚信经营”和不亏待老百姓的观念,深得村民的信赖和支持。在杨秀英家庭的带动下,曾经村民们无经济来源的问题解决了,通过采茶种茶,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杨秀英一家重信用、守承诺,真诚做人、守信做事的人生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通过杨秀英一家的努力,茶厂被评为“沙湾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家庭被评选为乐山市“五好家庭”。杨秀英说:“我们的下一步是要打通更多的销路,逐年逐步扩大厂房,不断提高技术。让村民放放心心种茶叶,高高兴兴收效益,让我们村脱贫奔康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