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王卫东 通讯员 李凤 徐子珊):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扎根深山35年,护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让他们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从深山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他就是援彝支教老师周登学。
认真教学的周登学 摄影 李凤
2016年9月,周登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称号;2019年6月荣获“敬业奉献四川好人”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1985年,周登学在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乐山市市中区临江镇,成为了临江学校的一名乡村教师,支援家乡建设,这一教便是20多年;2013年,周登学主动申请参加四川省“三区人才计划”支教工作和乐山市组织的彝区“一村一支教”精准扶贫工作,到峨边彝族自治县的边远乡村支教;2015年,周登学到马边彝族自治县进行支教工作;2017年,周登学转战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参加“精准扶贫、援彝支教”,先于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支教了1年,现于巴普镇初级中学负责数学教学。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周登学始终以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迎难而上,践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质朴的初心和使命。
重视品行培养 养成良好习惯
扶贫重在扶智,教师正是扶智的主力军。巴普镇初级中学九年级11个班共有学生600多人,其中7个为平行班,周登学负责该年级2个平行班共150多人的数学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登学发现,这里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得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为此,周登学引导学生上课时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注意重要的知识点,要学生清楚哪些知识点该记、哪些知识点该背,学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周登学(右一)与孩子们交流谈心 摄影 李凤
周登学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会跟他们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他时常教学生们学会守时、诚信、感恩、倾听、尊重......周登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学生去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父母与亲人的观念。课堂纪律变好了,行为习惯变好了,成绩自然也能有所提高。
注重因材施教 挖掘学习潜能
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现状,周登学在课余时间主动帮助学生补习功课,经过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他所执教的9年级10班,期末考试时数学的平均成绩较去年提高了9分,名列年级第五名、平行班第一名。其中一名学生以97分的成绩从600多人中脱颖而出,夺得了年级个人第一。教学之余,周登学还了解到,该生物理、化学成绩都不错,他鼓励这个学生,努力学习,争取以后考上高中。而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周登学鼓励他们读完初中后去考职高,学一门技术利于找工作,也能支援家乡建设。
周登学给学生辅导功课 摄影 谭智鹏
周登学平时还会认真思考教育教学方法,遇到课本上较难的知识,他会想办法把改简单一些,将书本上的事例转换成与美姑县实际生活相契合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听明白。
秉持质朴初心 资助困难学生
周登学常以个人名义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奖励优秀的学生。在巴普镇初级中学教学的几年,周登学前后奖励过十六七个学生,长期资助3个学生。峨边县、马边县、美姑县,凡是他支教过的地方都有他资助过的学生。多年来,周登学尽自己所能资助学生的费用,想办法联系学校,减免贫困学生的学费,联系社会为学校捐助运动器材、为贫困学生捐衣捐物。
周登学(二排左一)看望帮扶贫困儿童 摄影 谭智鹏
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周登学还设立了优秀学生和进步显著学生奖励基金,为了不让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他一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这些年来,周登学仅从自己工资中拿出资助和奖励孩子们的资金就有数万元。
“用知识引导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让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是周登学作为一位支教老师的质朴初心,他将秉持这份教育初心,一直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责任编辑: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