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沐川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沐川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这五年,沐川大地绿意盎然,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的绿色答卷呼之欲出。绿色,成为渲染“十三五”沐川发展的底色!
生态资源是沐川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沐川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沐川最大的财富。“十三五”期间,沐川紧紧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九大战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与发展协同推进,奋力书写新时代的沐川“生态”答卷。绿色,成为沐川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十三五”期间,沐川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市率先达到ⅱ类功能区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始终位列省市前列,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森林覆盖率达77.3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来到全国首批、四川第一的“中国天然氧吧”沐川,外地游客明显感受到空气的清新:“这是一个让你醉氧的地方!”
李家山茶叶基地
夕阳映衬下的沐川 (曾凌/摄)
“十三五”期间,沐川以“断腕”的决心彻底关停取缔1247家土造纸作坊,结束了这个行业在沐川的污染史,切实保护了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严格“三线一单”制度执行,推进永丰浆纸、永丰纸业、金石焦化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实现全县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沐溪河、马边河、龙溪河等县域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i类水质,2020年36次监测采样中有31次达ⅱ类水质标准,提前实现“十三五”考核子项目标。县城和乡镇及以下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土造纸作坊关闭前,可不敢让娃儿们下水,隔着老远就能闻到水中一股怪味儿,没想到关闭仅两个月,门前的这条小河就变清啰。”如今,沐川县永福镇万寿村村民兰志兵一家天天生活在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环境中,生活很是惬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同舟共济 共绘绿水青山 (杨寿先/摄)
原生态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
“十三五”期间,沐川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16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71.5%提高到77.34%,成就“绿色明珠”美誉。2015年,沐川国家森林公园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省唯一覆盖县域的国家森林公园,桃源山居跻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沐川喜获“中国天然氧吧”殊荣,成为全国9个、四川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区县。同一年,沐川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7年获群众喜爱的四川省十佳国家级森林氧吧,四川省首批国家级森林氧吧。
碧水青山
用绿水青山书写环保答卷 (杨寿先/摄)
“十三五”期间,沐川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良禽择木而栖,金雕、山鹧鸪、斑林狸、林麝、朱鹮、黑熊、猕猴等珍稀保护动物陆续在沐川安家,出现了“种族兴旺”的可喜态势。“走进林间,悠闲地踱步,用爪子翻动树叶觅食,不时抖动羽翼,东张西望,可爱极了。”这是2016年3月,在位于沐川县的四川芹菜坪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从取回的红外检测相机中的一段资料中,首次看见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川山鹧鸪的活动影像。四川芹菜坪自然保护区位于沐川县城西南部,总面积为3662公顷,是沐川国家森林公园组成部分,保护区内风景秀美,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繁衍栖息场所。根据走访聆听声音及视频监测,初步估算芹菜坪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200多只四川山鹧鸪,被评为“中国四川山鹧鸪之乡”。
色彩斑斓的广袤森林(杨寿先/摄)
芹菜坪自然保护区
珍稀鸟类
“十三五”期间,沐川以“九大战役”为抓手,污染防治措施不断向乡村延伸。2020年,沐川投资2800万元,完成11个集镇35个村“厕污共治”整村推进和4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污水有效处理率不断提升。
碧绿清水
幸福湿地公园
“十三五”期间,沐川实现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323元增加到2017年的13082元、从全省31个盆周山区县第14位上升到41个中低收入县(区)第1位。
青山引来致富路 (杨寿先/摄)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桃源山居(伍奎 摄)
生态沐川 我是参与者
(责任编辑:杜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