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车’定点发车,上午下午都有车坐,巴适巴适……”7月4日10点多,67岁的蔡淑华坐在由市中区茅桥镇开往青平镇的“小黄车”上,高兴地和其他乘客讲述“小黄车”的变化。
蔡淑华口中的“小黄车”是一种乡镇交通车,2019年市中区撤乡并镇后,交管部门撤销了原来的农村公交,一方面16路公交车的开通满足了茅桥群众进出中心城区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在茅桥与原青平、普仁之间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则改为“小黄车”(荷载8人的黄色面包车)。
6月下旬,市中区纪委监委前往茅桥镇四合村开展“清风嘉访”座谈,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撤乡并镇后,新设的‘小黄车’运行方式太过自由,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出行很不方便,希望你们帮忙监督规范下。”座谈会现场,两位70多岁的老党员杨仲清和李正荣代表村民提出了诉求。
随后,市中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走访,发现村民反映的情况确实属实,但司机也坦言有苦衷。茅桥到青平和普仁的距离均在11公里左右,当前乘坐“小黄车”的多为中老年人,他们有出行需求,但也确实没法支撑起“小黄车”正常运营所需要的客源。
群众利益无小事。市中区纪委监委将该问题反馈到市中区交通运输局,要求该局根据实际解决问题,并跟进督促及时协调解决。
最终在综合考虑群众出行需求和“小黄车”实际运营情况后,茅桥镇的“小黄车”改为了定点发车模式。其中茅桥到青平每天4班,茅桥到普仁每天4班,车辆抵达后稍作停留即载客返回茅桥。
“经过一周的试运行,群众普遍给予好评,我们也将继续督导市中区交通运输局、小黄车运营公司和司机做好便民服务出行。”市中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3月启动“清风嘉访”活动以来,市中区纪检监察干部切实了解群众诉求,再按照“分类处置、跟踪督办、逐个销号、及时反馈”的方式,“点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做到发现一件、解决一件,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努力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当地。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群众2500余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94个,现场办结51个,转交职能部门办理43个。
(编辑:李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