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全媒体中心
千味百味
盐是第一位
翻阅五通桥的历史
就是一部百转千回的盐业史
上世纪60年代国营五通桥盐厂金山寺制盐车间
五通桥盐业历史源远流长
《水经注》、《华阳国志·蜀志》
《嘉定府志》、《四川盐政史》
等书均有记述
五通桥的记忆和盐文化丝丝入扣
两千两百五十余年以来
从红岩子第一口盐井的开凿
到如今精细盐磷化工园区的发展壮大
五通桥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盐城
川盐化的诞生
就与源远流长的桥盐文化密不可分
作为四川历史上重要的盐产地,五通桥“犍乐盐场”曾是四川第一大盐场,产品行销川内各地及重庆、云南、贵州、湖北等地。
四川嘉定府盐井(今五通桥牛华镇半边街)
“架影高低筒络绎,车声轳辘井相连”,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对五通桥盐业盛况的诗意形容。五通桥老街的出现和扩张,离不开盐业发展的推波助澜。
历史上的盐井架
1988年6月1日成立四川峨眉山盐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前为四川省五通桥盐厂),省属企业归口四川省轻工业厅,1992年3月公司股票在深圳上市(西南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股票简称为川盐化。
2000年公司重组分为两家,一是四川嘉峨公司,二是东泰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代码东泰控股,之后东泰公司又分为两家,一是将生产卤水的罗城盐矿,马踏盐矿,输卤公司,钻探公司成立为上市公司(东泰控股公司)。二是将生产食盐和工业盐的一厂(八车间)和二厂(五车间)为一家叫乐山五通制盐有限公司,2002年和邦接管乐山五通制盐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四川和邦盐化有限公司。随后和邦又将东泰控股接管并与和邦盐化有限公司合并一家改为四川和邦盐矿有限公司至今。
乐山发布综合微五通桥
(责任编辑:吴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