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祝贺
位于金口河区永和镇的胜利村,曾经是一个孤悬在大渡河大峡谷1600多米峭壁上的“云端上的村庄”,通过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从“云端”搬到峡谷,生产生活实现“一跃跨千年”巨变。胜利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寨”“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今年6月30日召开的四川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胜利村党支部获得“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村“两委”干部汛期主动帮助村民搬运船舶 胜利村党支部 供图
党建引领 主线清晰明思路
近年来,胜利村党支部始终围绕“党建引领强村、特色产业立村、红色文化兴村、劳务旅游富村”四大战略发展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思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
通过民主管村,进一步健全完善三务公开制度,坚持做到决策让群众做主、管理靠群众参与、监督由群众实施,对到户产业规划、扶贫项目实施、公益事业等严格实行“一事一议”,真正做到了以民主换民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通过文明兴村,坚持扶志、扶能与树新风相结合,以“四好”村创建为载体,依托“农民夜校”,大力开展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典型讲经验、群众讲党恩,做新时代农民的“四讲一做”和“星级示范户”评选活动,推动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全村98%的农户被评为“四好”星级户。
共建互融 多维施策促发展
胜利村依托大峡谷景区自然景观、铁道兵博物馆等旅游资源,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抓旅游促发展目标,着力打造集自然风光、山地体验、峡谷科考、特色文化为一体的文旅新村。
故土能离搬得出。通过“1 4”(一个总体规划,地质灾害搬迁、彝家新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峡谷第一村打造4项政策)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散居在云端的72户村民搬下山,群众实现从云端之巅到殷实之地的“居之变”。
落地生根稳得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绿色生态有机作为农业发展定位,大力推广“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模式,村“两委”班子带头干,先后成立重楼、老鹰茶种植协会,成功注册“石帽瓦”老鹰茶、“道林”花椒、“峡谷第一村”等区域品牌商标,发展老鹰茶3000亩、花椒300亩、重楼150亩、竹鼠850只,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000余元。
脱贫奔康能致富。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实施山地文化栈道、购物一条街、峡谷观景平台等配套项目,打通环村旅游步行环线,发展“农家乐”“民宿客栈”8家,开展“看山水景、品民族情、吃农家饭”为主要特色的生态休闲游。
党群连心 治理创新获实效
胜利村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感恩奋进,抓教育强治理为载体,有效激发了社会治理的蓬勃活力。
实施村民说事制度。将每月第一个星期二定为“村民说事日”,设置反复酝酿、多轮商讨、集体决议等议事环节,邀请涉及议事的挂联县级领导、帮扶部门、联系干部列席会议,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办理,做到条件已具备的当场解决、条件不充分的分期解决、条件暂不具备的争取解决,并在下一个“村民说事日”给予答复,确保村民说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创新“家庭单元大积分”制度。制定24字村规民约(听党话、爱集体、讲卫生、明事理、不乱建、守法纪、爱勤劳、行善举),并明确10项家庭单元加减分细则,通过悬挂村规民约、入户宣讲、开展“心连心·鸽鸽讲堂”等形式,使村规民约及其细则知晓率达100%。村民以栋为单位,参加本村家庭积分管理,通过勤劳致富、自主创业、公益劳动等获得相应奖励分;如有违反相应扣分,分数不设上限。对年度积分在20分以上的,优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参与个人评先选优,并可按每分10元的标准折算“购物积分”,到定点超市兑换相应价值的奖品,激发了村民感恩奋进、比学赶超的热情,实现了致富奔康、文明新风双促进。
(责任编辑:杜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