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今朝脱贫再跨越
在小凉山腹地,有一方秀美的土地。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这里20多万彝汉群众曾长期饱受贫困之苦,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四川省深度贫困县,这就是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
然而,高山要攀,难路也要走。规划者们科学谋划,建设者们奋力施工,援建者们倾情助力,马边的脱贫攻坚路向着幸福一天天延伸。2019年年底,马边退出贫困县序列。
回望脱贫路上,不能忘记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市纪委监委和各级机关的同志;有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乐山峨眉山市等兄弟县区的帮扶队伍;有中国旅游集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电力公司等企事业单位。
围绕“脱贫奔康跨越发展”主题,马边县委、县政府,精准施策,扶贫扶智,力拔穷根,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干群同心,用勤劳和汗水,用“绣花”的功夫,画出了一幅脱贫奔康的新画卷。
为什么来到这里?为了彝汉群众脱贫奔康。回望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脱贫奔康路,一定绕不开川浙同行,“越马”结亲。
2017年,马边彝族自治县与千里之外的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结下不解情缘。按照中央部署,越城区开启对口帮扶马边的征途。
3年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三级帮扶马边计划内财政资金达1.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1个,惠及贫困人口13000余人。“越马”两地互派干部人才272人挂职交流,促成马边5个乡镇、9个医院、8所学校与越城区开展结对,东部地区社会力量捐赠资金和物资折价达2586万元。
在浙江的帮助下,“边货入城”,马边的青梅和白竹制品出口日本;川人入浙,一批批来自马边的优质山货、一位位淳朴的彝家儿女,走出大山,进城入厂,开辟出新天地。
从点到面,教育、健康、产业、劳务和社会等领域实现全面协作联动,文旅、经贸和科技领域深度融合推进。
“越马”情深,东作西成。浙江牵手小凉山同行,一路披荆斩棘,一路繁花似锦。
“现在我不光能挣钱补贴家用,还能照看老人和小孩。”张春梅一家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过去他们住在山上的土坯房里,现在,她搬进了楼房,也在制衣工厂找到了工作。
“路好了,骑摩托车打笋好得很啦!”采笋村民曲别拉机口中的这条路,正是马边大竹堡乡年久失修的竹笋产业道路。去年8月,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投入资金360万元,对这条9.57公里年久失修的竹笋产业道路进行了彻底整治,让采笋出行不再困难。
3年来,越城区从产业、就业等多方着力,帮助彝区群众组织发展生产、稳定就业,脱贫“摘帽”,走稳小康路。“越马”两地,按照精准、高效、安全、可控的总体要求,将57%的帮扶资金用于产业项目。
坚持长短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马边累计发展青梅4300亩、白竹5500亩、藤椒1500亩、桃树1000亩、油茶500亩、猕猴桃500亩、石斛300亩,建成高卓营、永兴、光华等3个总出栏能力两万余头的生猪养殖场,改造提升6个茶叶加工厂。
2019年,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乐山片区临时党支部、绍兴市智慧城市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与马边劳动镇红椿村党支部签订三方党支部结对帮扶协议,绍兴市智慧城市集团有限公司为红椿村捐赠36万元发展蜂糖李项目。在结队帮扶下,红椿村还建起了肉牛养殖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在千里之外的越城,“秀美马边”体验馆于去年10月建成开业,一个月的时间,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在中纪委的协调下,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专项支出1500万元,与中旅集团共同打造5000万元的“雾里茶山”美丽福来乡村旅游项目,将产业留在秀美马边。今年4月,中国绍兴黄酒集团与马边达成初步协议,将实施青梅果酒生产加工项目。
“单纯帮扶一点钱,如同端碗送水,几天就用完了。但引进项目、企业、人才,就有源源不断的税收和就业”,这就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马边的理念,不只瞄准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始终把产业扶贫和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为做大劳务产业蛋糕,“越马”双方通过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对口帮扶现场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引导261名贫困劳动力赴浙江省务工,同时,组织30名马边彝族自治县碧桂园职业中学学生赴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并推荐实习就业。2020年6月,马边驻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站成立。
不止中职教育。2018年8月,“越马”两地教育部门签署了教育合作框架协议,与越城区4个学校合作办学协议。学校合作办学覆盖广,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中职四个层级;合作内容丰富,包括学校干部互派、教师互选、学生互往、资源互享,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协作帮扶,提升马边本土教师的技能,为马边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育队伍。
以点带面、以班促校。先后设立“鲁迅班”“元培班”等特色班级,开展示范教学、送课下乡,主要学科均由越城区选派的名优骨干教师担任,师者“传经送宝”,学生回家“小手拉大手”,马边吹起阵阵文明新风,山水彝乡开启美好新生活。
花开烂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0月14日,由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中国扶贫》杂志社和新华网主办的“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评选活动颁奖礼在北京举办。其中,《珙桐花开》获得视频类全国唯一的特等奖。
这是一部在马边拍摄,取材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大龄低年级学生群体的微电影。以往,贫困彝族地区的孩子常常无法及时入学,还存在早婚早育现象。而这部微电影的故事题材和主角,就聚焦在未能适龄入学的“桐华培优班”同学身上。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之一,控辍保学也是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智志双扶,正是马边在破解脱贫攻坚难点、痛点上找到的精准发力点。从探索到实践,再到行动,以点带面,以面提质,精神脱贫在马边已形成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
来源:四川日报 施晨
(责任编辑: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