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以后气候气温的变化会比较明显,气候由热转凉,由湿转干,孩子的饮食起居和调理重点也要及时地调整,否则孩子很容易生病。今天就详细地讲解一下。
处暑,是“出暑”的意思,表示炎热离开了,但家长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天气就会变冷。一些地方如岭南地区将会迎来“秋老虎”,气候会由湿热转为温燥。在这种气候之下,家长顾护孩子时,要在祛湿与滋阴之间取得平衡,要做到祛湿不伤津,润燥又不生湿。
处暑以后,大自然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黄经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思是,秋季的重点是收敛阳气,这也是处暑后家长要关注的第二点。
处暑后,要祛湿还是滋阴
处暑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燥,是秋季的主气,肺喜润恶燥,燥邪容易伤肺,肺失濡养,肺阴受损,孩子就容易出现口鼻、咽喉及皮肤干燥、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的“燥咳”的表现。
尤其是孩子即将返校,在集体生活中细菌、病毒容易交叉感染,尤其是幼儿园的老师没办法细心照顾到每个孩子,那些本就脾虚、体质虚弱、阳气不足的孩子就更容易感受病邪,这时很容易就会感冒、咳嗽,而且一咳起来就迁延难愈。
孩子脾常不足,尤其是经历一整个春夏,湿邪困阻中焦脾土,脾胃疲乏,无法运化水湿,就会凝结成痰,堵塞管道。痰随气逆,上犯于肺,孩子就会出现咳嗽。这时候家长只给孩子止咳,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调理的关键在祛湿、健脾。
祛湿与滋阴,看上去是对立的,到底要怎么做呢?在夏秋交替的关键时节,调理孩子体质更需要家长辨证,这也是我反复强调家长需要认真学习《儿童脾胃课》的原因。只有掌握了基础的辨证方法,才能有更好地判断,使用食疗方才能更对证,否则只会加重孩子的情况。
简单来说,在换季这段时间,家长可以这样做:
1、体内有湿时先祛湿:目前的气候已经不像之前春夏时那么潮湿,因此祛湿力度不需要太强,可以用温和一点的祛湿食材煲粥、煲汤,如芡实、五指毛桃、莲子等。当孩子出现舌苔厚腻、舌面水滑、舌体胖大有齿痕;或大便不成型、粘腻、腹泻等症状,提示孩子体内明显有湿,可以给孩子用点祛湿的食疗方,比较温和的可以用四星汤、五星汤、健夏方。
2、体内没有明显湿气要润燥:当孩子舌苔、大便都正常,体内没有明显的湿气,可以在饮食上加入滋阴生津的食物,如莲藕、百合、银耳等食材,可以给孩子喝安秋方(食疗方见文末)。此外,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处暑后,要有意识地帮孩子敛阳
秋主收,收敛是秋季的调理重点。收敛,是指收敛阳气,帮孩子把阳气往回收,积蓄起来。处暑之后,自然界阳消阴长,阳气内收,阴气外显。与自然界相应,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会发生变化,阳气逐渐往回收。
具体怎么“收敛”,家长可以做好以下这几件事:
1、敛阳前先驱寒:要帮孩子收敛阳气,首先把夏季困在体内的寒气驱散。夏季炎热,孩子长期吹空调、吃冷饮冷食,外热内寒的情况很严重。如果收敛阳气前不先驱寒,就会把寒邪一直困在体内,会让孩子体质更加虚寒。驱寒的方式在三伏天介绍过不少,处暑后,家长可以每天早上8点~9点的时候,带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晒晒背、晒晒脚丫子;也可以带孩子多做做运动,通过发汗的方式驱寒。
2、敛阳最好的方式是睡觉:我经常强调,食补不如睡补。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后,阳气会逐渐收回体内。《黄帝内经》中记载,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多睡1小时,灵活调整起床时间,比如,午睡延长半小时,早上晚起半小时。能坚持早睡早起的孩子,秋季也会没那么容易生病。
3、饮食上适当加点“酸”:《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意思是,酸味食物有助于肺气肃降,收敛肺气,加强滋阴潜阳的作用,使阴阳的过渡顺利、平和。食疗可以给孩子用秋柠饮(食疗方见文末),每周用1-2次。
4、敛阳的关键是健脾: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土健运,气血才会充足,阳气才会健旺。所以,敛阳的关键就在于健脾。家长每天还是要坚持“10秒判消化”,控制孩子的饮食,减少积食的情况,如果发现舌苔、口气、大便、睡眠不正常,要及时地用三星汤消食导滞。消化好时要积极健脾,可以用白术佛手汤,这是日常健脾方,一年四季都可用。
小儿安秋方
材料:
炒谷芽10克,炒麦芽8克,陈皮1~2克,乌梅5克,莲子5克,百合8克,猪瘦肉适量
做法:
1.将莲子去心,把所有材料洗净,并加入锅中;
2.大火煮沸,小火慢炖约40分钟,晾温饮用。
功效:
养阴润肺、健脾消食。
宜忌:
◆适用于易嗳气泛酸、口气大、睡眠不安、大便不调的症状。
◆3岁以上辨证服用。
◆最好在无病痛时用。
◆蚕豆病可以用。
秋柠饮
材料:
陈皮1~2克,新鲜柠檬1~2片,蜂蜜5~10毫升
做法:
1.将陈皮和柠檬放入杯子中;
2.往杯中加入30~50毫升开水浸泡
3.待开水晾温后,加入适量蜂蜜饮用。
功效:
理气润燥。
宜忌:
◆1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张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