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跃平
回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伟大实践,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空前壮举,在历时17年的大三线建设过程中,数百万三线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成我国的大后方战略基地。
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重大经济战略调整,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领导的一场浩浩荡荡的战略转移,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为新世纪的重大国家战略奠定了深厚的工业基础。
关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以及东风电机厂的建设回顾
三线建设的决策是1964年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是指自1964年到1981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建成了300多个以国防科技为主的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形成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实现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在我国西部纵深地区建设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的目标。
这样的背景下,有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五通桥区,于1965年迎来了三线军工企业东风电机厂的开工建设。作为三线绝密级军工企业,东风电机厂的建设,让我们看到“全国支援三线,共同建设三线”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三线建设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的成功典范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力量所在。东风电机厂的开发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三线建设涉及地域广阔、工程艰巨、投资额巨大的建设项目,需要党中央的统筹安排,全国各地的人、财、物按照国家统一调度,全力支持三线建设,成功破解许多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难以破解的难题。
1965年,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厂长、工程师、技术员、工人组成的三线建设大军,自上海、武汉、沈阳、大连等大城市奔赴五通桥这片热土。在东风电机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组织保证。如果没有党中央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没有从国家机关抽调的领导干部、从科研单位选调的优秀科技人员、从沿海内迁的职工、从老工业基地和老企业调来包建工程、管理和生产骨干,就没有让东风电机厂高效执行、有力推进的可能。
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当地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党的领导下,五通桥区广大人民群众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与全国一盘棋,与党中央一条心,全力支持、快速推动东风电机厂建设,彰显了社会主义在保障“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的效能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贡献力量,是人民群众表达情感方式的最高层次,是三线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因素。在三线建设进程中,一大批外来建设大军快速涌入东风电机厂,三线建设者将激情转化成持续的工作动力。为了解决副食品供应问题,按照中央关于城市副食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实行工农业并举的办法,除了解决吃饭问题,还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数以万计的热血男儿在这场报效祖国的三线建设中,居然凭借自己的双手开挖出供饮水用的百亩湖。这种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东风电机厂永远无法忘怀的历史印记。
三线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三献”精神,早已为东风电机厂实践所证明。在东风电机厂建设时期,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三线建设者怀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闯劲,克服了种种困难,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东风电机厂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基础设施和人才,还有三线建设者为了克服种种困难所展现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也让我们看到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三线建设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史,是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发展史,是一部不辱使命、强军富民、报国壮威的爱国史。三线建设已告一段落,企业转型已尘埃落定,但东风电机厂没有因三线格局调整而被忘记,反而作为工业遗存被我们铭记。三线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基础,成为今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和行动准则。
(作者单位为五通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