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 (记者 潘媛媛)8月15日至18日,乐山及三江流域上游遭遇暴雨袭击,加上洪峰影响,乐山遭遇百年一遇洪涝灾害。乐山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应对今年暴雨洪灾中,明确了“预案在先、科学研判,提前避让、掌握主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条块结合、五级联动,全员上阵、临危不惧”的要求,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对打赢这场遭遇战、攻坚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乐山高新区安谷镇金灯村村党支部书记熊泽华,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始终坚守在防洪抢险最前线,第一时间有力有效落实上级应急响应指令,洪峰来临前七八个小时组织老江坝村民全部安全转移,避免了全村被淹没可能带来的重大灾难,成功实现“零伤亡”,创造了一个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典范,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群众主心骨作用,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老江坝江堤损毁处
有惊无险
安然度过第一次洪峰
老江坝第一次撤离,是从8月12日开始的。
金灯村9组至17组,乐山本地人称为老江坝,这是岷江边一块小小的冲积平原,土质稀松,坝上的农户多种植西瓜、甜瓜和花生,这里出产的萝卜,又软又甜,虽然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方来得富裕,但农户们自耕自足,日子也算匀净。
由于是冲积平原的原因,老江坝常遇水患,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在临江一侧筑堤防水。8月12日,今年乐山入汛后第一轮暴雨加洪峰过境,当时金灯村防汛执勤点工作人员上报,发现岷江逐渐漫过河堤,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转移安置金灯村16组、17组沿河堤居住的村民,尽管当时有村民极度不配合,不过两小时内,83户298人大部分投亲靠友,还有部分迅速妥善安置在高新区实验小学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
还好,当天有惊无险的度过,不过江堤出现了3处破损,长度共50米左右,村里开始组织抢修江堤,当时转移的村民,也陆陆续续回到了自己家中,生活又回归往昔的宁静。每个人都以为这场雨下完,汛期就结束了,谁想,它只是一个序幕,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正蓄势涌来。
根据水情预测分析老江坝情形
区、镇、村开始千人转移
8月15日,乐山暴雨车轮战开启,大部分村民跟往年一样,都没有警觉,但村党支部书记熊泽华一直高度警惕,熊泽华今年56岁,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金灯村,老江坝水患,他经历过多次。
15日、16日,熊泽华一直惴惴不安,每天他都会收到水情预测,洪水流量一直在增大,他也关注天气,不但乐山暴雨,岷江、青衣江上游江域城市也暴雨不断。16日晚,乐山三级防汛应急响应,预测岷江流量20000-26000立方米/秒,这个数据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就只是个数据,但熊泽华熟悉这个数据,12日,被洪水损毁河堤当天的流量,才20000-22000立方米/秒,也就是说,8月17日开始,老江坝说不定会溃坝,甚至出现更大的险情,要尽早撤离。
8月17日一早,熊泽华将这个预判上报区、镇两级防汛指挥部,接到熊泽华的预判,区、镇防汛指挥部领导干部立刻抵达金灯村村委会进行现场会商。熊泽华首先分析老江坝被淹后的种种后果,他介绍,通往老江坝的,只有一座载重30吨的桥,这座桥有20年的历史,由村民自筹资金、政府拨款资助修建,如果这座桥被洪水冲毁,那老江坝就将成为一座孤岛。接下来肯定就是启动救援,老江坝可不比上游的岛,岷江汇聚与此,洪水滔天,逐浪翻滚,连乐铁路和乐自高速穿老江坝而过,贸然救援,别说救援,船只被洪水打到桥墩上发生翻船的可能性极大。再说老江坝本身交通不畅,坝上仅一条通村公路,公路还只能过一辆车,汇车都要到处找地方,连户路虽然硬化,但仅能通过摩托车,若发生险情,救援难度大大增加。
听完熊泽华的分析,形势凶险,可当时还是三级防汛应急响应,万一没有溃坝,或者洪水没有漫过河堤呢?撤离劳命伤财,还会挨老百姓的骂。高新区防汛指挥部领导当即拍板:“宁可有备无防,不可无备无防!”老江坝撤离!
当时村上分出三组力量,一组人员负责老江坝村民撤离,一组人员江堤抢险,还有一组人员在桥上拉起警戒线,只能出不能进。
紧急撤离的指令迅速层层传达到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全岛群众,岛上的村民都行动起来,当天下午2点半,一场上千人的转移开始行动,此前不到300人都撤得苦口婆心,增加四五倍的撤离人员,难度更甚。也管不了那么多,不撤离的也必须撤离。
今年68岁的杨会云,和丈夫、儿子、儿媳居住在金灯村17组,挨着河堤,家里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养殖业,17日中午,一家人得到撤离的决定后,作为村民代表,杨会云带着家人,前往转移安置点。
常年生活在江边,对于水患,村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是像杨会云的,相信政府的决定,说撤离就撤离。另一种,就像金灯村12组邓丽容的丈夫,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经验,加之当时风平浪静,固执己见,“好不得了的水哦!我住了这么久,哪有好凶的!”邓丽容的丈夫老实却倔强,自己劝说半天未果,得亏侄儿曹小东,作为村民代表,侄儿前来劝说,连哄带骗带威胁,一家总算撤离。
“这种村民最不好劝离,好说歹说都不听,还有拿着钉耙和我们对着干的。”熊泽华说。
当晚6点左右,倾盆大雨伴随狂风肆虐,温度骤降,每位撤离人员完全睁不开眼睛,天色逐渐暗下来,只能靠手电筒照明。雨衣穿在身上毫无用处,身上早已没一处干爽的地方,鞋子踩在泥泞的泥土中变得千斤重,干脆脱去鞋子,光脚走路,就这样的情况下,还要预防蚊虫叮咬……
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晚上10点全村所有人撤离完毕,以防万一,分出一组人员在老江坝地毯式排查,不能有任何村民遗留在此。
当天在撤离的同时,熊泽华一边通过电话联系村民安置,一边守在江堤,参与巩固工作,此前储备点吨袋、四面体,已经所剩无几,熊泽华通过多方联系,赊来两万多个编织袋、组织抢险机具,为撤离争取时间,为保护村民的财产作最后的努力。
8月17日,老江坝抢修河堤现场
遗憾得是,晚上11点左右,岷江漫过了河堤,救援队伍决定撤离,江水倒灌,涨势太快,想把机具开走,哪怕是开到乐自高速下相对较高对地方已不可能,于是就近找到高处停放,洪水逐渐将它们淹没……
摸清江堤决口情况和地点以后,凌晨1点半,熊泽华带领最后一组抢险人员过桥,在老江坝对岸,留下6位村民查看水情,老江坝淹没在洪水与黑暗中……
凌晨4点左右,观察水情的人员汇报洪水越来越大,威胁到金灯村1、2、3组,这三组共有村民800人,熊泽华赶紧带人进行疏散。在这里,还有一家养老院,含工作人员有一百多人,此时水位已经到大腿位置,大多数老人行动不便,熊泽华联系到装载机,通过装载机将养老院所有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随后又开始陆续转移其他地势较低的村民,到早上6点,整个村的电力、通讯全断了,好在此前都已安排好工作,大家各司其职。
老江坝江堤上游决口
老江坝江堤下游决口
灾后相邻村社帮忙齐心协力重建
相信灾后老江坝更美丽
8月19日,洪水退去,金灯村逐步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由于受灾面积大,相邻受灾较轻的高山村、双星村、泊滩村、铜河社区、乐都社区都动员起来,组织志愿者前来支援,协助农户恢复生产生活。
老江坝的村民回到自己家中,查看到房屋上留下的洪水线,近一人高,洪水冲毁的房屋裂口,可以伸进一个手臂,回想起来,若当时没有撤离,生命将受到这样严重的影响。
目前,记者从乐山高新区了解到,转移的受灾群众通过集中安置、投亲靠友等方式进行了应急安置,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相信,在受灾群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灾后的老江坝一定会更加美丽。
劝离群众撤离
(责任编辑: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