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简称“两项改革”)是发展所需,亦是民心所向。自2019年6月启动两项改革以来,乐山着力围绕“调建制”“优治理”“兴产业”“顺民意”四个重点奋力书写“前半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乐山以改革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务实的作风续写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即日起,乐山新闻网开设“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栏,报道改革动态,讲述改革成效。
乐山新闻网记者 周柳
“荒废了一年的办公楼租赁出去,给镇上经济增加了收入,真是好事。” 1月29日,在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闲置资产处置摘牌会现场,随着拍卖师清脆的木槌敲击声,市中区茅桥镇闲置办公楼租赁项目成功摘牌,实现收入43万余元。茅桥镇镇长左敏说,闲置许久的资产终于被盘活,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收,也使闲置资产焕发了新的生机。
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闲置资产处置摘牌会现场
资源“活”起来 “包袱”变财富
2021年8月,随着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不断推进,一个服务于乐山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涉农产权交易的功能性国企平台——成都农交所乐山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农交所乐山所”),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收集各类集体闲置资产信息。
通过摸底走访,大量集体闲置资产信息开始汇聚,经过充分的前期筹备,2021年12月1日,市中区棉竹镇天空山村原村委会办公楼以总成交价20200元、溢价约35%、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余元成功实现电子竞价竞拍,成为乐山市通过公开竞拍形式处置村级闲置资产的“第一拍”,实现了集体闲置资产处置盘活利用变现。
市中区棉竹镇天空山村原村民委员会办公楼电子竞价会现场
“要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成都农交所乐山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乐山正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逐步构建了“以市级为中心、县区为支撑、乡镇为基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同时,还完成了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沐川县等区县的村集体资产出租、土地经营权流转、林地经营权流转等多项业务。
市中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宋超认为,开展公开竞价竞拍,在有效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更有利于今后农村产权交易的公开、公正、透明,这对下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乡村振兴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效能“高”起来 “三资”监管上线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一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有效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源的新模式。
2021年7月底,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全面运行,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数字化运行 全流程监管 无盲区覆盖”,较好地解决了以往“三资”监管中存在的统管“失效”、审批“失时”、公式“失灵”、监督“失位”等问题,为下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三资”平台用户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和高新区、132个镇(街道)和1107个村及相关涉农社区,市、县两级均实现了通过电脑终端、微信公众号等提供实时访问查询。在支付环节上,我市实现了所有县(市、区)与金融机构开通在线支付业务;在管理模式上,所有县(市、区)都成立了集中财务核算中心,实现了村财县管。
据悉,通过银村直连平台,办理在线支付签约后,便可直接进行线上支付,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同时可以实现线上账户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查询、办理转账、批量代付和代发工资等业务,减少了现金交易的中间环节,让资金支出更加规范。不仅提升了政务办理质效,监督了涉农资金使用情况,还筑牢了农村廉政网络体系防线。
让闲置“包袱”变成财富,让镇村资源真正“活”起来。截至目前,成都农交所乐山所已累计完成乐山市各类农村要素流转交易规模10279万元,交易面积10189亩,其中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31宗,交易规模7591万元,占比73.85%,有力推动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落地实施的有机融合。
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证券化”,壮大集体经济,乐山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责任编辑: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