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周柳)几十年前,“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曾是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如厕事微,却关乎村民生活的体面与尊严;厕所不大,却关乎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我市坚持“小厕所、大民生”理念,在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下,高位推进农村户用“厕所革命”,取得了改厕数量与整体质量“双量”提升,“厕所革命”综合效益凸显的显著成效。
5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市中区大佛街道明月村5组,村民李春霞家正在改造化粪池。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离李春霞家住房不远的地边,一个新修建的化粪池已经初具雏形,发酵池、过滤池、清水池三池并列,将粪水进行逐个进行有机分解。在三格化粪池的基础上,还新修建了一个针对生活、餐厨废水收集的隔油池,通过对废水的分类收集处理后,排放出的清水含有多种有机质,可用于灌溉农田、农作物、蔬菜等。
李春霞家正在修建的化粪池
李春霞告诉记者,家里的旱厕已经使用了10多年,趁着这次厕所改造,她打算将厕所重新装修一下,“厕所上方加个吊顶、再装上抽水马桶、安个洗手台……”李春霞一家憧憬着新厕所的修建,也用实际行动支持村里的厕所改造工作。
在大佛街道源安村7组村民朱顺洪家里,记者一时间竟没有找到化粪池的影子。通过主人的指点,记者才在院外一片种满莴笋、四季豆的地里找到了化粪池。去年年底修建的三格化粪池外观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周围种着蔬菜,氧化塘(人工湿地)上还种植着兰花等植物。
朱顺洪告诉记者,改建后的化粪池改变了以往污水外流的情况,而且通过对废水的收集处理,周围的环境也慢慢变好,苍蝇、蚊虫也看不到了。“现在的厕所环境非常干净卫生,排出的水也能用来浇灌蔬果,非常环保。”朱顺洪说道:“通过专项项目资金的扶持,我家改建化粪池只花了2500元。”
朱顺洪家的化粪池
氧化塘里栽种的兰花
据悉,针对农户粪污与生活、餐厨废水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的问题,乐山提出了户厕改造的“乐山标准”,即“采取三格化粪池”配套建设隔油池,加氧化塘(人工湿地)等方式,统筹治理散户“黑水”与“灰水”,改良设计出了“厕屋 三格化粪池 人工湿地”施工组合图集,保证了改厕质量。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以来,我市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新(改)建农村户用厕所11.6万户,完成量居于全省前列。2019年底,我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16%,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市农业农村局将不断总结经验,紧紧围绕“四个抓实”,对项目农户建档立卡,做到精准实施,精细化推进改厕工作。全覆盖指导各县(市、区)科学合理规划、精准制定方案,保障工作质量,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责任编辑: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