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李丽秋)如果你知道在世界上某个地方还有自己的亲人,你会不会去寻找?答案是肯定的。而乐山市救助管理站一直在做的就是为诸多“无名氏”提供“避风港”,给予他们温暖,帮助他们寻找亲人。2020年,市救助管理站共依法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群众1823人次,通过各种途径寻亲共帮助33名无身份信息受助人员回归家庭。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无一遗漏,还在全省率先启用了集安全预警、统计分析、源头预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人像+智能救助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摸底排查和精准识别,就地解决受助对象的实际困难,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反复乞讨现象。同时,持续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活动,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主动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部门联合劝导机制。在深入推进救助进车站、进社区的基础上,推进救助工作进福彩站点。目前,全市共有72个站外救助点,为临时遇困群众发放救助“清凉包”、“暖冬包”近千份,编织了一张全天候、无缝隙、零距离的救助网络。
此外,为减轻区县救助管理站工作压力,市救助管理站将2020年3月前入站且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10名滞站人员,安置到市福利院和市精神病院。同时,将各区县救助管理机构滞留不足3个月的流浪乞讨人员集中到市救助管理站进行集中照料。
在抓好安全管理方面,严格救助人员入站流程,在救助大厅安装一键式报警和人证比对装置,保证站内公共安全。坚持安全工作日查制度,设置指纹打卡点18个,定时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聘请专业人员对全站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急救技能等培训。疫情防控期间更是严格按照省厅疫情防控指南,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和站内消杀工作的同时,设立了疫情防控“前哨”、观测区、隔离区、缓冲区和站外医疗点,对入站人员进行远距离红外线测温,确保入站救助对象100%核酸检测,有效预防疫情和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除了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也是市救助管理站关心和保护的重点对象,因此,开通了24小时儿童救助保护热线,为儿童提供防疫宣传、心理疏导、个案服务与转介等关爱服务。全年共救助未成年人152人次,对40名未成年人开展了需求评估。对1名困境儿童开展了近1年的个案关爱服务,通过部门联动、联席会议、实地走访、心理疏导、生活安置等多途径、多渠道落实该名困境儿童的各类保障。
继续推广“壹乐园”儿童服务站,2020年,新建9个壹乐园儿童服务站,目前,共有16个社区儿童服务站同时运行,覆盖我市10个区(市、县)。疫情防控期间,全市16家儿童服务站通过线上 线下的模式,开展抗疫主题的关爱活动,吸引志愿者2665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服务受益儿童约48000余人次。此外,还大力开展儿童关爱活动,指导各级未保机构开展了40多场儿童关爱活动,发放慰问金(物资)共计20.32万元,惠及留守、困境儿童2228名。协调壹基金投入资金10万元,在16所乡村学校组建18支儿童足球队,开展日常训练。动员全市社会组织在99公益日为乐山市困境儿童筹集壹基金温暖包1765个。通过市慈善总会积极协调筹集100余份生活物资,驰援“8.18”洪水受灾严重的夹江县弱漹村受灾儿童。组织站内社工前往受灾人员临时安置点,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开展心理辅导,树立灾后重建的信心。
2020年市救助管理站紧紧围绕民政救助工作重点,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站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带头作用,积极参与法制宣传、道路清扫、“8.18”洪灾清淤等志愿服务活动。协助箭板镇安乐村“两委”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在党建工作、产业帮扶、集体经济等方面当好参谋和助手,将“五个一”帮扶责任落到实处。开展防疫宣传、义诊送药、政策宣讲、主题党课等活动6次,发放慰问物资和赠药价值3万多元。
(责任编辑:王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