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线——我市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c7娱乐麻将胡了

 筑牢防线——我市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c7娱乐麻将胡了
筑牢防线——我市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021-11-01 来源:乐山日报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更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自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展和安全两手抓两手硬,做到居安思危,既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主动攻坚”提高防控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8·18”特大洪涝灾害中,救援人员转移凤洲岛受灾群众 记者 宋雪 摄

  ■ 记者 甘国江

  抗住特大洪水

  2020年8月17日至8月18日,我市遭遇暴雨洪水过程。8月18日,青衣江、岷江乐山段发生超警超保水位,青衣江夹江水文站洪峰最高水位414.71米,为有历史记录最大洪水,洪水重现期百年一遇。岷江五通桥水文站洪峰最高水位345.63米,为1953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洪水重现期50年一遇。

  “全市11个县(市、区)和乐山高新区全部受灾,中心城区三成区域发生内涝,全市沿江城市和乡镇(街道),大量房屋、商铺、农作物遭到水毁,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灾情很快汇集,抗灾刻不容缓。

  应急管理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领导到乐指导抗洪抢险工作。省委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现场指导,省政府主要领导坐镇指挥、靠前督战。

  大渡河畔沫若广场的临时指挥部白天人来人往、夜间灯火通明,省、市领导一线指挥,全省武警、消防、海事、应急、民兵及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多种力量集结,向洪水冲锋。全市严格落实“三查、三避让”的刚性要求,紧急转移安置19.68万人。

  “在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过程中实现了受灾人员和救援人员‘零伤亡’。”这句简短的话语背后彰显的是我市防救结合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

  自乐山市应急委员会成立以来,以“1 19”统专结合的模式,进一步健全全市应对突发事件运行机制。全市已建成以区域性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以下简称中心消防救援站)为主力,以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社区)应急分队为辅助的“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体系,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共1521支,25059人;签约38支专业队伍作为全市首批专业救援力量;现有一定规模避难场所122处,可容纳50万人灾时避难;市级储备物资可满足6万人7至10日的临时避险基本生活保障。

  防范于未“燃”

  森林火情同比下降80%,无人为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这是我市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交出的答卷。

  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森林保护和防灭火工作,自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坚决扛起森林防灭火工作政治责任,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完善森林防灭火组织指挥体系,推进市指挥部“1办6组”实战化运行,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10个专项工作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市领导全覆盖包保的市、县、乡、村、经营主体五级责任清单制度,配齐到岗全市7个中火险区专职副指挥长。

  具体工作中,“人防”“物防”“技防”齐推进,全市累计签订责任清单8530份、签订承诺书9336份。综合性消防队伍和专业扑火队伍达到918人,群众义务扑火队伍达到600余支、2.6万余人。开展森林防灭火演练875次,34085人参加演练。全市累计投资3.18亿元,将“天地空”一体化成果应用到日常管理和实战指挥上,依托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结合地面巡查、塔台瞭望、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护等方式,推动构建地空合力、人机共防的立体防护体系。

  综合治理“安”为先

  2016年至2020年12月,我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36起,与“十二五”期间同口径相比下降47%;死亡373人,与“十二五”期间同口径相比下降26%;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6起,与“十二五”期间同口径相比下降67%;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4人,与“十二五”期间同口径相比下降65%。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总量保持下降态势,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

  安全在于防范,责任重于泰山。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源自于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的综合治理。2017年2月,我市率先将“乐山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乐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进一步推动了党政领导责任落实。2019年5月底起,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进试点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全面搭起了“职责明确、边界清晰、闭环可控”的清单制管理“四梁八柱”,得到省政府领导高度认可。

  淘汰落后产能,建设工业强市。我市“十三五”期间关闭退出煤矿53处,完成率165.6%,化解过剩产能630万吨/年,完成率199%,于2017年提前完成“十三五”关闭任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由2016年的34家减少到2020年的29家。全市现有危化品生产县10个,生产企业29家、重大危险源100处、经营企业305家,从业人员约1.3万人,年产值约400亿元。非煤矿山严控准入门槛,把风险高、评级底的矿山坚决纳入关闭名单,全市非煤矿山数量由2016年的242个减少至109个,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同心战疫“牢”防线

  2020年1月28日,平均年龄35.6岁的乐山市援助湖北医疗队20位“可爱天使”奔赴湖北;紧随其后,“乐山造”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焚烧炉也在武汉火神山医院“上任”。

  四川省乐山市福华农科投资集团、四川省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捐钱捐物,服装厂、玩具厂变口罩厂,自发赶制“爱心口罩”;犍为“花婆婆”捐款不留名,夹江“三轮车爷爷”送钱送菜还送肉,峨眉“神秘小伙”放下口罩转身就跑……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市委、市政府快速响应,以“战时状态”积极应战。19万多名党员、9600余个党组织、300多万乐山人民,构筑起联防联控、科学防治的严密防线,同心战疫打赢了疫情防控“攻坚战”,护住一方平安。

  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持久战”,我市在市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前移监测关口,以旅游景区、室内公共场所,以及进口冷链食品为重点,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截至目前,累计排查管理国内重点地区来(返)乐人员17887人;累计排查境外来(返)乐人员3648人;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79人。全市已建成42家核酸检测机构,1家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单日最大检测能力可达到4.4万份,建成标准化传染病区,负压病房共45间、床位91张、医护人员170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01.03万剂次,249.5万人,疫苗全程接种率为101.79%,全省排名第7。

  扫黑除恶护民生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项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关键之举。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和部署,坚持有黑必扫,除恶务尽,集中锋芒,把握重点,对各类黑恶犯罪予以重拳打击,取得了丰硕战果,全市共受理涉黑涉恶线索3652条;审判机关判决认定涉黑涉恶案件44件360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立案193件,党纪政务处分188人,组织处理96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18人。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被授予全省一等奖,市扫黑办等10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

  专项斗争期间,我市始终坚持打早打小,除恶务尽,依法严惩各类黑恶犯罪。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涉黑组织10个、刑事拘留281人,恶势力犯罪集团44个、刑事拘留256人,恶势力团伙67个、刑事拘留323人,不给任何黑恶犯罪生存壮大的空间,从根本上确保了斗争效果,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责任编辑:吴豪文)

乐山发布 懂你,懂世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