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心梅
人物
蟹子本名谢浅意,知名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吉他学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乐山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乐山广播电视台音乐总监、四川乐意娱乐有限公司ceo。曾为韩磊、吉克隽逸等众多歌手以及单位、学校、媒体、影视剧创作音乐,参与策划“峨眉山佛光花海”等大型音乐节,并担任“超级女生”“中国好声音”等歌唱比赛评委。
2012年,创作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的动画片《花精灵战队》主题曲;2016年,发行个人创作专辑《love拾年》;2017年,创作全国检察机关形象宣传歌曲《公正之路》;2018年,创作全国公益禁毒歌曲《点亮火把》,同年,创作的歌曲《幸福哪里来》获得市政府“郭沫若文艺奖”,本人被评为乐山首届文联“推优工程优秀艺术家”;2020年,创作乐山大佛景区旅游形象歌曲《佛语·守望彼岸》,同年,创作的金口河区脱贫攻坚歌曲《初心》获市脱贫攻坚题材优秀文艺作品评选二等奖。
印象记
在网上搜索与乐山相关的歌曲或mv,不少都与蟹子有关。《欢喜茶楼》《早安乐山》《回到这里》《银河电影院》《好吃夹江》……蟹子写乐山的春夏秋冬,写乐山的美食美景美人,写乐山人的安逸生活,把乐山变成了一首首歌。
这些歌曲既有国语,也有粤语,有儿童歌谣,甚至还有说唱,其中不少作品加入了市井吆喝、川剧唱腔、民谣等元素,风格形式多样,受到乐山人的喜爱。
“用歌声回溯十年,用爱拾起八零后生活的点滴”,2016年,蟹子发行个人创作专辑《love拾年》,收录十首单曲,对他在音乐路上的十年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在他看来,成年后的第一个十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爱”。这个“爱”包括,对香港、广州、乐山三座城市的爱,对爱人的爱,对朋友的爱,以及对音乐的爱。
对记者而言,从听说蟹子到准备采访,再到见面,虽然经历了很长时间,但坐下的那一刻,却像一场老友间的谈话——谈年少轻狂,你依旧能在30多岁的蟹子身上看到18岁少年的拼劲与张扬;谈人生理想,蟹子的话语里有经历过挫折却依旧保持初心的坚韧与执着;谈音乐理念,已经取得不少成功的他还在不断尝试和挑战……
对话
记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的音乐创作经历吗?
蟹子:我是土生土长的乐山人,一直很喜欢音乐。2006年到广州读大学,学习流行音乐编创制作。因为喜欢民谣,组建了电子民谣组合“背背裤”,发行了《背背裤的星期天》《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等作品。2010年,创办广州贝贝酷音乐有限公司,公司在广州城中村举办的群众文艺演出得到《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后来我回到乐山发展,组建团队,先后成立音乐制作工作室和从事电子乐器培训的“蟹子的店”,开设乐山首个集录音、编曲、创作于一体的制作人课程,开办首个专门针对通俗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的课程班,积极挖掘本土歌手,培养编曲人、演奏者,对外输送优质的本土音乐。
在此期间,我和我的团队先后为动画片《花精灵战队》创作主题曲,为《中国红歌会》年度季军彝组合创作打造单曲《没有缘分在一起》等,同时我还创作了《相约乐山》等城市形象宣传曲,担任乐山本土话剧《爱情合约》音乐总监、微电影《回到乐山》艺术总监。
记者: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音乐市场潜力巨大,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回到乐山?
蟹子:有两方面原因吧。一是虽然当时我在广州的事业前景看好,但我的父母一直希望我回家乡看看,作为从乐山走出去的孩子,我也认为乐山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能够滋养孕育艺术人才和艺术作品。二是当时的我受到抑郁症困扰,虽然音乐能够给我力量,但很多时候还是提不起劲来,想借回家的机会改变这一切。
回到家乡以后,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乐山的音乐之路,任重而道远,所以最终选择把制作流行音乐和流行音乐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从台前到幕后,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在广州学到的经验带回家乡,创办属于乐山的流行音乐基地。与此同时,在家乡这个熟悉的环境里,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音乐,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创作素材,积极和抑郁症对抗,最终成功走了出来。对我个人而言,回到故乡不仅治愈了我的焦虑和疾病,也让我遇到了我的妻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在“爱”和音乐的陪伴下,我更积极面对生活、追寻自己的理想。我很感谢这样一段经历,它让我能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依旧保持非常平稳的一个心态,学会了真实去面对各种困境,不做作地表达个人的喜好感悟。现在,我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鼓舞和我有同样困扰的人,一定要积极面对生活。
记者:很多人认为主旋律音乐与流行音乐不契合,您是如何在作品中进行平衡的?
蟹子:我其实一度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创作的《公正之路》《回到乐山》等作品让很多人受到鼓舞,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仰、理想追求,增强了对乐山这片土地的热爱,这让我觉得,“主旋律”未必和流行音乐对立。对创作者来说,需要注意“度”的把握。
今年9月首发的乐山大佛景区旅游形象歌曲《佛语·守望彼岸》由我作曲,它是一首通俗流行歌曲和艺术歌曲相结合的作品。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将一些看起来“不搭”的跨界元素糅合到一起,比如前奏设计梵音元素,主歌和副歌又有洒脱和澎湃的旋律,末尾融入嘉阳河派的川剧唱腔。这首歌曲上线后的播放量可观,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音乐元素的跨界融合,恰恰证明了音乐的包容性,让大家看到“主旋律”和流行音乐“不打架”的可能性,这比音乐作品单纯依靠“流行”取悦别人更有挑战和意义。我也希望更多人看到音乐的包容性和可能性,积极参与文艺事业,把心中真诚的情感传达给大众。
(责任编辑:杨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