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古再权(右)漹城派出所供图
■ 记者 张波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吃亏算个啥!”这是古再权的朋友圈签名。
今年50岁的古再权,是夹江县公安局漹城派出所牌坊社区民警,在社区,只要见到他,上至年逾九旬的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幼儿,都会亲热地打声招呼。在居民们心里,古再权就是大家最踏实、最贴心的依靠。
因工作突出,古再权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十佳民警”、乐山市“十佳警务社区民警”、乐山市第六届劳动模范和“魅力夹江·美丽发展”先进模范人物等,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嘉奖10次。
服务实战 信息采集高效
从1986年至2002年,古再权一直在云南边陲的老山前线卫国戍边;2003年转业进入夹江县公安局;2009年,被分配到漹城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
古再权“耕耘”的牌坊社区,20条街道纵横交错,60个住宅小区有常住人口1.1万人、流动人口2120人、行业场所120余家,是夹江县城最繁华、最复杂、治安压力最大的社区。
古再权费心思、动脑筋。2010年,他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就全面完成社区3248户住户、 1.1万名实有人口、300套出租房屋、180家行业场所的信息采集任务,实现了行业场所、商家店铺、重点人员采集录入率3个100%,并通过了省、市两级公安部门的考核验收,当年11月便产生服务实战成效10条,取得全省第二、乐山第一的好成绩。
全身心投入 为群众办实事
“自从干上了‘片警’,老古就没把辖区的群众当外人,一门儿心思扑在群众身上。”这是同事张志勇对古再权的印象。
几年前,古再权和同事在处置一起警情时,发现了一名叫小星星的5岁男孩。其父亲因患有精神病被送往医院强制治疗,母亲则离家出走多年,小星星无人照管。见孩子可怜,古再权将小星星带回了派出所,在两年的时间里,对他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并解决了小星星的户口问题,同时协调该县民政部门为小星星联系福利院。最后,小星星在爱心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得到了妥善安置。
通过多年和群众心连心地打交道,古再权总结出“入户三宝”:一张微笑的脸、一句中听的话、一颗耐烦的心;“片警四象”:监控的眼、婆婆的嘴、亲人的心、兔子的腿。他主动挨家拜访,不论是黎明还是黄昏;落实了“人防、物防、技防”,辖区构筑起完善的防范网;规范了小区门卫值守制度,落实治安信息员9人。同时,组建了“两支队伍”——一支是20多人的义务巡逻队,每周由他带领,针对社区发案特点开展巡逻防范,另一支是10名大妈组成的“防火宣传团”,每逢节假日在社区掀起防火宣传小高潮。
通过努力,夹江最复杂的社区清净了、明亮了。这些年来,牌坊社区各类案件下降幅度在30%以上,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不麻烦组织,不把重担丢给战友”
工作上的明显成效,让古再权倍感欣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的妻子突然罹患癌症且是晚期,医药费等经济开销极大,全靠亲戚帮助,古再权从没向组织和他人开过口。近两三年时间,他的妻子又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得益于亲人的帮忙照顾,古再权从来没有耽误一天工作,也没向组织请过一次假。组织多次为古再权考虑,帮他调换工作,但他很执拗,一句:“不麻烦组织,不把重担丢给战友”,回绝了领导的善意。
今年4月16日深夜,古再权的妻子病危,此时,他还在派出所里值班。接到家人来电,古再权向带班领导请假后便匆匆赶回家,见上妻子最后一面。随后,料理完妻子的后事,古再权又强打精神,穿着整洁的警服,准时回到值班岗位上,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事后过去很久,同事们才知详情,都被古再权的坚强所感动。
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做“片警”的10年时间里,古再权用双脚走遍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献给辖区群众,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称赞,为社区民警“情满万家”作了最好的新时代注脚。
(责任编辑:陈霞)